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通人与聪明人的拉开,差距可能就在如何花 [复制链接]

1#

最近,公司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讨论夏天来了,哪家品牌又上了新装,是不是需要买回家。

一个小姑娘说,新款还是太贵了,不打折都是原价,钱包有点负荷不起。

另一个小姑娘说,哎呀,穿的不就是新款嘛,过时了谁还穿呀,少吃两顿饭就有了。

这两种情况,我相信也是你我的情况,到底钱该怎么花,大多数人很多时候也很迷茫。

有的人感觉有钱就要及时行乐,何必计较那么多,自己开心快乐很重要。

有的人却感觉钱要攒起来,毕竟万一哪一天有事情发生,手里没有钱也很被动和尴尬。

但不管哪一种,他们也都好好生活着,彼此之间也没有感觉什么不一样。

在《学会花钱》一书中提到,我们要确认自己今后购买的商品究竟是“消费”对象还是“投资”对象。

《学会花钱》这本书的作者是一直活跃于金融街的野口真人,全书核心就是希望每个人将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变成自己未来的财富,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财富基础。

01三个钱包让我们花钱更明智

现在很流行的一种销售方式莫过于在线直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无形中花费了很多钱,最后一盘算,发现自己消费超额了。

本来没有打算买什么,也只是闲着“逛一逛”而已,结果发现逛一圈下来,钱包有点不保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个人金钱的控制不足,分配不均。

书中说,任何人在花钱的时候,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通过共同的机制进行决策。

我们购物消费并不是单纯的冲动购买,其实也是有所衡量的。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女性在一个假日的消费日记提到类似“餐费日元,早午餐日元,教育费元,薄记专修学校日元每次……”等等。

虽然都是从一个实体钱包里面出具费用,但如果仔细的查看这些消费记录,不难看到这些是不同的消费类别。按照书中给出的定义,我们的花费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也就是我们提到的三个钱包:

钱包一:消费钱包

何为消费?那就是通过满足我们的欲望通过消费金钱获得服务的行为。

我们换季买新衣服,我们每天需要的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消费钱包的支出。

我们再伸手消费钱包的时候,一定要衡量或考虑消费的价值是否与价格匹配,以及是否真正的满足我们的需求。

在本文开头,我提到了不同人对于买衣服的看法,有的人追求新款,有的人考虑打折,但不管哪一种都是在消费钱包中付款。

对我而言,自己一直都是在选择打折款,很少买新款,不是钱包负荷不起,是感觉没有必要。

一方面,新款衣服也会过时,另一方面,品牌的衣服比较靠谱,哪怕过了季节打折,也依然可以穿。

我不需要追求新潮,也需要跟风追捧什么款式,我想要的只是满足当前的衣服需求即可。

钱包二:投资钱包

我们常说“投资”,但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字的认识不足。何为投资?金钱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或者金钱投入没有任何的反馈等等,这些都属于投资的范畴。

前面提到的那个女性,她每周去上的簿记专修学校的课程,就是从投资钱包拨出的款项。因为这部分的学习注定了这个女性未来在职场上的成长空间与价值体现。

这种投资不是“钱生钱”,而是提升个人的价值,投资个人未来成长,如果真正的算起来的话,可能比“钱生钱”还更适合,可以认为,这部分的花费是非常值得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来,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种辅导班,也算是这类的投资,只是接收人并不是很喜欢而已。

钱包三:投机钱包

投机相当于是做出一些冒险的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不管哪一种都存在“试一试”的程度。

书中提到那个周末的女性,她虽然知道不可能中奖,但还是心存侥幸购买了彩票,这就是投机的一种情况。当然,除了这个还有像转盘、抽奖这类的也属于这一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钱,变成富翁,投机就给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平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类的花费,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种投机活动中。

三个钱包的使用需要灵活,并不是一成不变,但一定要保持平衡,不要失衡,特别是很多人寄希望于一夜暴富,就很容易失衡。

02工龄资质是很多员工的希望

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公司出现了裁员、降薪的情况。说实话每一个人都有些瑟瑟发抖,不知道是不是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有技能有技术有能力,但公司如果不需要或者市场情况不好的话,可能就真的窝在家里了。

但每一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把工龄资质放在了首位。哪怕应届毕业生,他们也会将自己实习的情况,或者在学校中的一些实践行为放在简历中,告诉公司的HR,自己是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的。

而那些职场中已经算是“老人”的“跳槽人”,他们就会将自己的经历过往放到了简历中,并且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会着重的询问工作的情况,从过往的经历来判断个人工作的情况。

工龄资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工资多少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工作的年头长,自然工资要高,毕竟业务更加熟练,但对于新员工来说,他们会感觉这些不合理,因为新员工的基础会比老员工的基础相对来说高一些,因为公司招聘人员的时候,会筛选适合的学历相关内容。

在这种的大面积认可的排序情况下,新员工就内心里面希望自己工作的年头长一点,工资就会上升一步。

但就目前而言,除非是大型企业,一般的小型企业,工资的上涨不再完全的看工龄资质,反而是通过日常表现来进行判断,包括绩效的划分比例,包括升职情况等等,已经不是完全的跟工龄资质挂钩了。

在书中提到行为经济学家洛温斯坦和普雷莱茨做了一个调查,关于六年间工资总额相同,但支付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一开始工资低,之后上升;

第二种,六年内工资不变;

第三种,最初工资高,后期慢慢下降。

普通人会如何选择支付方式呢?

调查结果就是半数以上的人选择的是第一种,但从金融理论考虑,其实选择第三种最为合理,但选择人数只有10%左右。

不知道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03风险投资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说起投资,很多人看到过投资房地产,尽自己所能的购买房产,甚至全国各地的购买。

于是,流传着靠房租还房贷的故事传说,得到了很多人的羡慕。

房租还房贷的方法,其实就是付一个首付得到房产,然后将自己购买的房产出租出去,通过收回的房租用来还房贷,也叫做以贷养房。

是不是这个方法还不错?既得到了房子,也还清了房贷,最后房子也是自己的了。

但如果换一个不同的时期来说,这个投资就风险很大,比如房租低于房贷价格,还房贷的时候,就出现了困难。

书上提到了房地产的保证金是10%,说的是房地产交易中交保证金,签合同的时候,买方提前支付给卖方一部分房款,等顺利交付完毕,再缴纳剩余的款项。但如果买方临时想解除合同,只需要放弃保证金即可。

花钱是每个人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这个花费到底是不是存在价值就不一定了。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普通人看到,想要自己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有价值,那就必须要对自己的花费进行规划,看看是否值得。

你的花费有没有出现无意义的情况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