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439825.html最近,随着30个省份前三季度GDP数据的出炉,北方经济正在中国经济版图中,获得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山东、山西GDP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9.9%和10.5%,追平了广东、江苏。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省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也已经走出低谷,分别达到8.0%、7.8%和7.4%。
或许有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涨得那么厉害,以资源型、能源型、重化工为主导的中国北方经济增速加快,也是正常现象。
但是我却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长期以来,中文互联网上都存在着一股“北方地域黑”。
人们常常以文化、头脑、计划经济等为由头的“地域黑”,来解释中国南北方的经济差异。
但实际上,这一切一切的解释,都只是中国产业链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当我们用这个思路来认真分析新中国以来,中国产业链演变的格局时,自然就会看到本质性的原因。
年到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北方经济一直领先于南方。
从年到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整个经济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原始积累阶段。
朝鲜战争的胜利,换来了苏联个大型工业项目,为中国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中美建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重化工体系。
正是60年代,中国扛住了苏联的巨大压力,70年代,中美关系才走向新阶段,也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准备好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期间,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完成的,其建设中心几乎都放在北方、和中西部地区。
这也正是北方经济大幅领先南方的原因。
直到年前后,南方经济才第一次超越北方,占到全国经济的53%。
而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呢?
那就是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WTO,融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开始迎接海外市场。
这才是中国南北经济发生根本性逆转的分水岭。
南方特殊的地理条件,地缘*治条件,更加适应面向西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各种*策、资金、技术、原材料,也更容易地向中国南方汇集。
广东、上海等地作为中国接入全球产业链的龙头,获得了最快的发展。
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南方在几位关键人物的正确决策下,抓了全球产业链的第二次变化。
他们开始从服装、小商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向半导体、信息产业转移。
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中高端拓展。
这就是东莞、广东、深圳,整个珠三角的“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升级。
在这个阶段,北方经济却在产业机会上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中国南方的产业积累和需求,必然离不开能源与资源,但是南方却开始逐步依托成本更低的海外资源。对北方能源的依赖进一步减少。
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印尼的铝土、中东的石油、美国的天然气。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效率,追求利润。
北方经济被资本的逻辑彻底抛弃了。
在全球产业链追求高效率,高运转速度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南方经济比北方有更巨大的优势。
这才是中国南方比中国北方富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