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阎真活着之上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怎么才算 [复制链接]

1#

余华笔下的活着,讲述的是人生的沧桑,讲述的是社会的动荡。主人公福贵原本优渥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母亲病重福贵求药途中被抓做壮丁,好不容易回归家庭,又经历了家人相继去世。有人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务所活着。

对于活着的意义、活着的目的世人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写了很多文章,可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活着始终没有一个定义。是为了让肉体存活于世吗?那人岂不是太麻木。或许阎真的《活着之上》会告诉我们答案。

《活着之上》

两个不同的人,两种不同对待活着的方式,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两种迥然不同的结局。阎真说,也许一个人真的应该在这渺小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

只有在活着之上有了自己的追求,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在这混乱的、巨大的吞噬人的世界中坚守自己,不会沦为工作的机器,不会变得麻木丧失情感。

人生

故事的开始是才华横溢,故事的背景是人情面子大于天

主人公聂致远生活在鱼尾镇,一般的家庭环境,想要走出那里只能依靠自己,只有学习。

寒门贵子只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可想跳出寒门,要经历的艰辛和困难就如重生一般吧,重铸血脉。在那个小镇里十分看重情面,人的努力和失败仿佛都要看别人怎么看。

舆论是缥缈的,是难以控制的,构成舆论的人也没有审判的权利。

聂致远多年的付出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可是刚刚进入大学之后他就发现一切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纯粹,这个世界不再是你苦心钻研学术就能成功的。这时他还坚持相信会好的,他想要的会来的。

苦心专研学术

可他与蒙天舒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也曾苦恼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明明自己更努力读书,明明是自己学术水平更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要成为蒙天舒那样的人吗?

生活中,我们也一定如此过,不断的疑问和责难自己,是我自己的问题吗?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结果,有的人转身去相信宿命,认为这都是注定的,以此来安慰自己,抚平你对于现实的无奈,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借口,让自己不必在苦苦挣扎。

阎真

聂致远是林黛玉,他有文人傲骨,书生意气;蒙天舒是薛宝钗,处事圆滑,七窍玲珑

阎真在《活着之上》中多次提及红楼梦和曹雪芹先生,聂致远的爷爷去世时依然坚持要带《红楼梦》,要继续品味曹雪芹先生的笔下的世界。

文中的教授和聂致远都崇拜曹雪芹先生,只有在那里,才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安然的生活。

仿佛曹雪芹先生和《红楼梦》成了他们心中唯一的乐土,文中说“曹雪芹太骄傲了,内心也太强大了,他是生活在别处的人,世俗的眼光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选择了背向荣华富贵、背向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一切。”

曹雪芹

每当他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坎坷、备受煎熬的时刻,他便走向书中的世界,走向大观园,走向那片乐土。

出身寒门的聂致远好不容易博士毕业,在找工作时就屡屡碰壁,好不容易留校,评选副教授时也等待了好几年,评选国家项目也因为固执的不肯打点而没有选上。

而《活着之上》中蒙天舒就好像是聂致远的对照,他学识不如聂致远,但他善于交际,惯会积攒人脉,靠着这种聪明他很快就出人头地,他获得了金钱和地位仿佛人生赢家。

红楼梦剧照

各种奖项、评定职称都一帆风顺,迎娶院花。一路从院长助理、副教授走到教授,再然后成为了副院长。

他们就好像林黛玉和薛宝钗,聂致远不想向世俗低头,以便保持文人的傲气,一边又被现实磋磨下苦苦挣扎;蒙天舒就像是薛宝钗,七窍玲珑十分圆滑地游走在现实世界。

现在好多人拜读《红楼梦》,探讨“红学”,可即使如此也没人能说出到底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是对的。

阎真

生活不会放过任何人,他默默的诱惑着、蚕食着你的精神世界

没有能逃开生活的魔爪,就像阎真在封皮中提的那句话“钱与权,这是时代的巨型话语,他们不动声色,但都坚定的展示着自身那巨轮般的力量。”蒙天舒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标签,他处事圆滑又十分狡猾,他曾经借钱行贿,他修改聂致远的论文挪为己用。

他四十岁便成为了名校的二把手,获得了权利也得到了金钱,在这个年纪有如此的成就,他无疑是成功的。

他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而聂致远还在为这些忧愁。聂致远的妻子赵平平和大多数的妇女一样,井井有条地照顾家庭,但她也是现实的,她和聂致远就像是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争吵、是磕磕绊绊,是永无止境的唠叨还有无奈的叹息。

夫妻吵架

聂致远一次次面对着生活的诱惑,从大学开始便感受到社会的畸形追求,那时他意气风发,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抱负,他在这个俗世苦苦渴求那一捧清水,他想要做自由翱翔的鹰,却被俗世拉住了腿脚。

生活和追求越离越远,他失落,他愤懑,他以为努力就能得来一切,他看得懂俗世俗,但他不愿意追逐,愿意做一个傻傻的人笨拙的活在这个世上。笨拙的坚守自己的内心,笨拙的学会和世界相处,笨拙的舔舐伤口。

也希望命运的转轮平稳地滑过,让他多些时间来感受,来适应,来爱这个世界。

活着之上是什么

当不合理的现象刚开始盛行时,看透并且有勇气的人会反抗,可在利益驱动下,慢慢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然后成为习惯,然后我们便成为了麻木的人,我们习以为常,当有人跳出来反抗时,我们便会告诉他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好像这一切没什么不对。

有一天你会重新开始思考活着为了什么,活着之上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人崇尚清高,想要远离世俗,说得最多的便是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看不起那些眼中只有利益的人。然而有的人八面玲珑,为了目的不计后果,成为人群的中心,享受追捧的目光。

传说中的不媚世俗在他们看来只是不懂变通。那活着之上到底是什么呢?是灵魂的栖息地,是肉体存在的意义,是你的追求,是你的精神世界。活着有太多无奈,会做很多不想做的事,会对很多事无能为力。

年少离别

年少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无限可能,慢慢地长大,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的事少得可怜。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会慢慢离开,家人会离开,朋友会离开、爱人会离开,你也许很讨厌这个世界,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和事,让你愿意留下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活着之上。

书中结尾处,聂致远犹豫着,挣扎着,要不要为了教授评选去打点一下,可是他还是放弃了,他不敢也不忍那么做。后来两股势力相斗,他捡到了便宜,成功的被评选为教授。看到这里时,让人不禁为他开心,好像是命运弥补的礼物,他终于凭借真才实学成功了一次。

我们面对太多的诱惑,急于求成和不能坚守自己的人都将掉入命运的陷阱,封闭心底的声音,然后迷失在这陌生的巨大的世界中。不会特别开心,必会特别难过,活着只是活着,没有其他的意义。

婴儿呱呱坠地

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你的肉体便存活于世,慢慢的你学习知识,你接触世界不断成长,走向青葱少年,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你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然后你走向社会,带着你的坚持。

或许你足够幸运,能够始终看到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孩,或许你妥协了、屈服了,被生活抹平了棱角,固定的时间起床、洗漱、上班,做着差不多的工作,然后固定的时间下班回到家,日复一日,好像和这里的人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时常怀念意气风发和苦苦坚持的自己,可是就是回不去了。又或许你根本没时间思考这些,你还在为了活着而苦苦挣扎,你不知道世人在矫情什么,你为了活着已经付出了全部啊。

这世界的大多数都是平凡的人,我们的人生不至于一帆风顺,但也是平平无奇,没有小说中的波澜壮阔和百转千折,尽是生活的鸡毛蒜皮就足够令我们疲惫。活着之上是你留在这个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的牵绊。

就像春夏所说“我讨厌这世界的绝大多数,但总有极少部分人和东西可以留住我”希望总有一束光为你打亮,希望有一个舞台只属于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