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市场菜价均超2元 青椒炒豆干价比红烧肉
1月CPI4.5%涨幅半年来首反弹 食品价格同比涨10.5% 成推高CPI最大因素 原因是受春节运力紧张、天气条件等影响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4.5%,自2011年8月同比连续下跌以来,2012年1月止落回涨。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CPI同比上涨约3.29个百分点,成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其中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26.1%、5.6%、7.2%。
数据
食品价格成CPI上涨最大“推手”
在今天上午发布的数据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CPI同比上涨约3.2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0%,影响上涨约0.67个百分点,这也使得鲜菜价格成为影响CPI最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包括猪肉等在内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8.7%,对CPI的影响不小。
法晚梳理国家统计局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发现,1月下旬(春节假期),监测的29个主要食品中,仅有鸡、鸭2个出现价格下跌,其中白菜、羊肉和猪肉的环比涨幅超过了1元。
与1月上旬相比,1月中旬猪肉价格上涨3%,而多数蔬菜价格上涨都超过10%,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上涨,涨幅在1.2%-1.8%之间。
近期,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和国家统计局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都显示,1月份食品价格总体处于小幅上涨过程中。
根据商务部最新监测,与节前一周相比,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批发价格上涨3.7%,这也是食品价格连续第9周上涨。
根据商务部监测的数据,由于进入冬季气温偏低,蔬菜生长速度放缓,价格呈季节性上涨态势,1月份以来,蔬菜价格延续了前期的上涨趋势。
同时,由于假日临近,对部分食品需求上升,水产品及肉类价格也有小幅回升。1月份食品价格总体处于小幅上涨过程。
在春节期间,据商务部监测数据,与节前一周相比,春节期间,蔬菜批发价格上涨3.7%,羊肉、猪肉、牛肉批发价格也分别上涨0.6%、0.5%和0.4%。
菜场探访
5角一斤的圆白菜卖到3.5元
正月初八,来到赵公口附近的李村菜市场,平日里营业的菜摊有几十个,但是这天菜摊营业的不足5个,那些没有营业的摊子盖着“棉被子”。
即使菜摊不多,但是买菜的市民还是络绎不绝。
走访发现,菜价没有低于“2元”的品种,在营业的菜摊上都标着价格:*瓜6元/斤,西红柿4.5元/斤,四季豆5元/斤,圆白菜3.5元/斤,豆腐3元/斤……最便宜的芹菜是2.1元/斤。
曾在元旦前在该市场买过圆白菜,当时的价格是5角/斤,也就是目前的价格是元旦前的7倍。
“蘑菇9元/斤、韭菜5元/斤、*瓜6元/斤、圆白菜卖3.5元/斤……”常年在此卖菜的李师傅一边吆喝着,一边说,根据往年的经验,临近春节时,蔬菜价格总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小年”一般就是蔬菜开始涨价的起点,而且随着春节的一天天逼近,蔬菜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这个价格肯定持续到元宵节后。
1月蔬菜价格及涨幅
大白菜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1.631.762.08涨幅 2.5 8.0 18.2油菜 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4.975.626.51涨幅 6.4 13.116.3芹菜 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4.284.715.34涨幅 6.2 10.113.4
*瓜 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7.77 9.4910.86涨幅 4.7 22.114.4西红柿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5.66 6.336.85涨幅 2.2 11.88.2豆角 上旬 中旬 下旬价格 11.00 12.3113.20涨幅 2.7 11.97.2
价格单位:元/千克
算账
一盘青椒炒豆干快赶上红烧肉了
“你看这萝卜,在半个月前,一斤最多也就1元到1.5元,现在可好,2.5元,还有香菇,也涨到8元/斤了。”正在买菜的一位市民摇着头说,“这几天,菜价就像坐了飞机似的向上涨,吃蔬菜,还不如吃肉划算。”
他还笑着给算了一笔账:就如青椒炒豆干,圆青椒现在是8.98元/斤,豆干一斤至少卖4元,一碟小菜下来,少了10元拿不下来,可如果做盘红烧肉,11元/斤的五花肉,香喷喷的一碟,还吃不完。
在站前农贸市场,面对价格居高不下的蔬菜,正在买菜的市民王女士只买了几根*瓜。“年前这菜就贵得吓人,超市辣椒15元/斤,本想着过年再来买菜肯定便宜些,不想今天都初八了,辣椒还是不便宜。”王女士对说。
据了解,春节过后蔬菜运输的数量要比平时少很多,而从正月初三开始,很多饭店菜馆就已经开始正常营业,加之市民年后家庭聚餐多,用菜量也多,所以造成了蔬菜价格偏高。
据菜商张先生当时介绍,只要没有恶劣天气的变化,春节期间蔬菜的价格会一直维持到元宵节前后,元宵节过后,蔬菜运输量基本能够恢复正常。
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
食品 10.5%
烟酒及用品 3.7%
衣着 3.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6%
居住 1.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7%
交通和通信 0.2%
分析
运力紧张外地人回家致价格上涨
今天上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清杰接受法晚采访时表示,每年春节,蔬菜价格总会在这个时候达到一年当中的最高值。究其原因,首先是运输费用的上涨,春节期间运力和运输物资相比显得不足,上市量和产量之间不匹配。
其次,北京的菜市场零售终端大都是外地人,他们大都要回老家过春节,而对于他们来说,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正式过完年;且对于农民来说,很多人没有下地干活,整个市场供给比平时少了很多,由此也导致了菜价的上涨。
此外,今年受当前天气的影响,也会造成菜价波动。南方长时间的阴雨、浓雾天气会影响蔬菜生长,今年北方气温低于常年平均值,大棚的温度上不来,蔬菜生长速度缓慢。
小幅上涨正常正月十五后平稳
周清杰表示,1月份的CPI出现小幅上涨是正常的,主要是受节假日影响以及天气影响。
“今年节前的物资投放、准备等,相比往年要好很多,价格波动属于正常情况。”周清杰表示,应当尊重市场供求规律,春节菜价上涨属于常规性的、理性的涨价,人为操纵价格的情况已经减少。
对于菜价何时回落的问题,他认为,北京春秋两季菜价较低,夏季会起伏不定,在春节往往是一年当中菜价最高的时候。但过完春节,菜价总的趋势是在波动中下降,过了正月十五以后会趋于平稳,然后缓慢下降。“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劳动习惯恢复正常,菜价自然就会回落。”
本版文/李洪鹏实习生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