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金钱和孩子了解育儿背后的逻辑,告诉你 [复制链接]

1#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5779521.html

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爱、金钱和孩子》。

作者马赛厄斯·德普克,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顾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中心成员。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欧洲经济协会成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波动项目组联合主任。

从美国到中国,无论富裕抑或贫穷,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世界各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有所成就。然而,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却千差万别。美国和中国的父母越来越权威、专断,“育儿战争”日益激烈;而北欧的父母相比之下更为宽容。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从美国、英国、北欧到中国和日本,本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研究了经济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养方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实现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帮助孩子立足未来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01、直升机父母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种教养方式:专断型,放任型和权威型。

1、专断型

专断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专断型父母试图用一系列行为准则塑造、控制并评估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这种行为准则通常是由更高的权威制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标准。他们将遵从看成一种美德,并在儿童的行为和信念与他们理解的正确行为发生冲突时,喜欢用惩罚性、强迫性的手段来限制孩子的自我意志。

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让孩子循规蹈矩、限制孩子的自主权、给孩子分配家庭责任来灌输其对工作的尊重。他们认为保持秩序和传统结构本身就具有很高价值;不鼓励在语言上相互让步,认为孩子应该接受自己说的是对的。

2、放任型

放任型父母遵循了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放任型父母试图以非惩罚性、接受性和肯定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冲动、欲望和行为。父母与孩子就家中政策进行协商,并且对家中规定作出解释。父母对于家庭责任和有序行为几乎不作要求。

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为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的资源,不是作为孩子效仿的榜样,也不是作为负责塑造或改变孩子现在或未来行为的积极推动者。父母允许孩子尽可能自我调节、规范自己的活动,避免控制孩子的行为,并不鼓励他遵循外部给定的法则。

3、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他们鼓励交流上的互相让步,和孩子分享他们的方针背后的道理,当孩子拒绝遵循时征求他的反对意见。自主意愿和遵守纪律被认为同样重要。因此,父母在孩子和自己发生分歧时对孩子施加坚定的控制,但不完全限制孩子。

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权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为,但也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了标准。父母使用理性与权力,通过规律的塑造和思想的巩固来达到目标,并且不基于群体共识或孩子的个人愿望作出决定。

这是一个粗线条的划分,你到底是专断还是放任,主要看你怎么处理孩子的分歧。最核心的一条分歧就是享受当下的乐趣和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之间你如何做权衡。父母总是比孩子更关心孩子的未来。

比如,有一位华裔母亲震撼欧美教育界,这位母亲叫蔡美儿,耶鲁大学的法律学博士,自己在大学里当教授,她给闺女立下严格的纪律,督促她们学音乐,写了一本畅销书叫《虎妈战歌》,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这位妈妈是典型的专断型,中国父母也都是专断型的,现在接受了西方文明,新一代父母都不再那么专断了,正慢慢转向权威型。然而西方也发生了变化,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孩子,在自由散漫的环境中长大,现在他们当家长了,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形成了一种“直升机父母”现象。

“直升机育儿”,它指的是在过去30年中变得十分普遍的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儿童抚养方法。向密集型教养方式转变的趋势不仅仅意味着监视与保护孩子,还意味着插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选择的活动,甚至孩子的交友与恋爱。

比如,有统计显示,西方家长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些年都在增长。加拿大母亲每周陪孩子22小时,父亲是12小时,美国母亲达到16小时,父亲是9小时。与上一代父母相比,荷兰父母每周花在育儿上的时间增加了4个小时,美国增加了6个小时。考虑到西方家庭生孩子的数量在减少,每个孩子平均得到的陪伴时间就更长。有另一个数据表明,6到8岁的美国孩子,玩耍的时间在20年间减少了25%,写家庭作业的时间增长一倍多。年,美国家长每周平均花6个半小时陪孩子游戏、阅读、交谈,平均每周花一个半小时指导孩子写作业。

另一个调查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跟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相比,他们每周会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从年到年,大学毕业的母亲,平均每周照料孩子的时间比高中毕业的母亲要多四个小时,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母亲,每周要再多半个小时。

这背后有一个“贫困陷阱”的问题,越是受教育程度低,越可能贫穷,越贫穷就越要花更多时间去挣钱,越没时间陪孩子,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上大学的概率就越低,越可能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受教育程度高、较容易挣钱的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养育孩子。他们会减少自己的闲暇时间,会雇人做家务活,把工作之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他们在孩子的头顶上盘旋,保证孩子少走弯路。

02、经济的不平等

我们发现,许多父母的选择最初看起来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最终还是归结于经济条件。经济不平等程度再次成为焦点。收入不平等的水平和变化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大差异。在美国,不平等程度的增加尤其明显,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平等社会

自年以来,中等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同时,最富有的1%的家庭的收入增长很快。从年到年,这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0%增加到21%,增加了一倍多。今天,最富裕的1%家庭的平均收入是最贫穷的10%的家庭的38倍。收入不平等程度在欧洲相对较低。

在美国,在收入分布的90分位点的劳动者收入是10分位点的6.5倍。在北欧,这一数字降为3。在法国和德国,这一数字比北欧略大一些,但仍然远远低于美国的数值。欧洲的不平等程度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但不像美国上升得这样快。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增长,尽管其收入增速仍然低于富人的收入增速。

根据我们的经济激励理论,在更加平均的社会中,比如北欧国家,父母应该表现得更加放任。与之相对的,“虎爸”“虎妈”和“直升机父母”应该在高度不平等国家更为常见。育儿经济学也预测了它们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在不平等程度上升较快的社会,父母应该更倾向于密集型;在收入分布变得更为平均的社会,父母应该更倾向于放任型。如果所有社会都变得更加不平等,那么在不平等增长更快的社会中,密集型教养方式应该会更快得到普及。

2、不平等社会

在高度不平等的社会,虎妈虎爸直升机父母更为常见,不平等现象增长得越快,密集教养的方式就普及得越快。放任与直升机方式,在育儿上的一个反映就是价值观差异。

作者进行了一个价值观调查,受访者可以从菜单里选择五个自己最认同的价值观,菜单中包括独立性、勤奋、责任感、想象力、对他人的宽容和尊重、节俭、决心和毅力、宗教信仰、无私和服从等等。显然,服从是专断型父母最认同的价值观,而放任型父母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