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我们这代人会存不到钱和父母同住养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s://m.39.net/disease/a_6175265.html
导语

“为什么我们这代人越来越存不到钱?”

想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和过去的老一辈人相比,我们出生在如此繁华的经济社会,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工资收入、更或者生活条件,都比老一辈人要好。可是论起手里的存款,为啥我们却总比不过老一辈人?更奇怪的是,现在的老人是越老越有钱,而我们年轻人却越来越穷?

可能有人会说,老一辈人拮据抠搜,也有人会说,老一辈人苦过来了,所以都很会存钱。虽然这些也不无道理,但一位43岁的张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和父母同住养老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会存不到钱了!”

那么张先生到底知道了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听听张先生的故事。

来自张先生口述编写:

“我不知道自己20年的工作生涯,都干了什么,怎么就导致人到中年的我,存款没多少,还背上各种贷款。”

大家好,我叫张林敏,一位广漂近20年的白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打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头,父母和爷奶都把我当宝贝一样养着护着。我也自认为,自己生来与很多同龄人不一样,小的时候,我没有什么金钱烦恼,也没有物质上也缺过什么,我是想要什么,跟父母说一声,或者跟爷奶索求一下,大多都会被满足。

别人都说独生子女都很叛逆,不是读书不好,就是性格脾气不行。但是我却是与众不同,小的时候是有点顽皮,但长大后,我觉得我还是很懂事的。

关于学习,我不算出类拔萃,也留过级,还复读过,但最终还是让我成功考上大学,并留在一线大城市工作。

事业没让父母失望,一出门工作的收入,就和父亲教师工资扯平,甚至后来我比他的工资还要高。

而且婚姻,我也比父母要好,找了个同样独生女的妻子,她也是个老师,但在一线城市,这工资也比我父亲要高。我们两夫妻年薪加起来是22万,而父母最高才15万。

但是自从我成家之后,却发觉自己越来越穷,每个月发的工资那么多,却总是存不下钱,甚至结婚前存的钱,都在结婚头几年里用光了,有时候还会找父母资助。

房子父母在结婚前买好的,妻子的彩礼也是父母出的,而后来买的车子一半的钱,也是父母给的,我算是结婚无压力的,就是不知怎么的,我们却越过越穷,比不上已经为我们花光大半积蓄的父母。

前几年,我帮父亲取过钱,看到他定期余额里有42万,我就惊呆了,我们夫妻俩工资那么多,最多存款的时候,也就二三十万,而且还是短暂的。这让我想不通,为啥我们小两口工资那么高,却还是没有父母有钱?

以前觉得是年纪问题,认为父母有这么多存款,那是一年一年攒了很多年的存款。而如今我也工作20年了,却发现今时的我,还是远不及十多年前的父母。

为啥一直不如我的父母,会越存越多钱,而我却越来越存不下钱?直到去年,把父母接到广州一起同住养老了一年后,我终于知道了其中问题所在,而说起具体原因大概有五个:

1、生活观念不同

我父母得生活观念是:能省则省,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父母来我家,原本我是打算他们就带些衣服来就好,其他什么生活用品,直接在这边买就好。但是我父母坚持把老家用着的东西,都打包带了过来。家里用着的牙刷、毛巾、杯子、拖鞋甚至抹布都带来了。

照我母亲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有的东西,干嘛还要买,这不浪费钱么?而我爸也差不多:都过来长住了,这些东西放老家,不也糟蹋了么?

而我和媳妇相同的看法却是:这些东西多便宜啊,几百钱就能搞定的,何必要大老远的背过来。而且父母用的东西都过时了旧了,不如换新的来得好。

后来一起生活时,父母是宁愿自己买菜做饭,也不绝不去外面吃,而我们夫妻俩却觉得能花几百块钱搞定的事,何必要在家忙忙碌碌?吃完还要刷锅洗碗!

2、消费机会太多

过去父母那辈人的时候,网络没那么发达,商业也没有那么丰富,他们挣得钱,也不会用掉太多,基本上是过得比较平淡,吃饱穿暖生活舒心就好。

而现在网络购物、外卖、餐饮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吸引年轻人消费,最终就导致我们消费机变多,控住不住的消费欲望,就让我们钱包越来越扁。

虽然父母现在也跟我们同处一个社会里,但他们都失去了消费机会,没有我们年轻人那么强烈的消费欲望,这就让他们的钱越来越有。

3、生活成本提高

父母那辈人的工资虽然低,但那时候的生活成本不高,房价和现在对比就像白菜,生活物价也很低。我有印象的,在20多年前,猪肉才几块钱一斤,一毛钱能买一大包零食。

那时候,基本绿色出行,坐公交坐的士或骑单车,而小孩读书也非常便宜,交个学费、书本费就行了。

而我们现在,几乎每个年轻人身上都背着房贷车贷,底下还有孩子要养。并且是供房容易,养娃很难,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要花钱,出生了更是要不停的要花钱,且越花越多。

当下养孩子的花销,也不同从前,曾经是孩子小花钱少,而现在是反着来的,孩子越小花钱越多。我的小孩从3岁幼儿园开始,到读中学,每年都要好几万的学费和各种兴趣班费用。

4、生活和工作心态不一样

父母子像不会停歇的机器一样,一辈子都是拼命干,也不喊苦不喊累。我的父母以前是为了养我,为了养我爷奶,几乎没断过工作,有机会挣钱,他们都会奋力去争取。

后来我工作了,爷奶也走了,他们还在拼命干。我母亲退休了,还跑去做小工,父亲60岁退休了,也跑去当了几年教培做老师。直到前年教培行业纷纷关门了,母亲身体不怎么好了,他们才歇息下来。

而我们夫妻俩呢,每个月领着固定工资,觉得能应付生活,不让自己负债就足够了。然后上班摸鱼下班摆烂,工作上没有那种奋斗的心,就想着熬到退休,生活里就想着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开心就怎么过,得过且过的心态。

5、我们年轻人没有未雨绸缪的心,也没有坚定不拔的意志

父母存钱是铁了心要存的,存了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用的。

我的父母,为了给我存老婆本,从我17岁开始存,到我28岁结婚,他们存了20多万,中间几乎没动过。那时候,我也庆幸有父母的存款,让我得以顺利结婚,舒心过日子。如果光靠刚出门的我,可能买厕所都有压力。

虽然说我一结婚就花掉了他们多年的存款,但他们还是会慢慢变得很有钱,因为他们很会存钱,每个月除了生活开销,两夫妻会各留一千左右零花,然后剩下的钱,大多都会存起来。

以前他们是为了成家而存钱,后面他们则是为了他们自己养老,和资助我们这个小家庭而存钱。

而我们夫妻俩就不一样,觉得每月把工资花完,而供了房子养了孩子,就算是存钱和投资了。毕竟真没钱了,可以卖房子,以后老了没钱,也可以靠孩子。

我们也有存过钱,就是年底发了奖金时,发了一大笔钱也会存起来,但一到过年,各种撒嗨了的玩和各种买买买,就会把这存款花了,而且花的时候,都是不知不觉得花了这么多钱。

就算有些钱真能存起来,但也保存不了多久。我们以前也存过三四十万的存款,可以一想到自己有这么多钱闲钱了,消费欲望就会变大,觉得有钱无所谓,就各种消费,看见想要的,不管实不实际,有没有用就直接买。交朋结友也毫不吝啬,越消费越大方。

所以啊,这以上5个原因,就大大影响了我们这代年轻人,越来越存不到钱。可能每个人的原因会有不同,但我想也八九不离十,不知你们存不了钱的原因,有没有在这其中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