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世事一场大梦
文/王优
突然醒来,就像电影结束,暗室里突然灯光大亮。
梦中的老太,干枯如柴,卧床已久,似乎生活早不能自理。身旁围了几人,说着话,看她,等着最后的时刻,而她好像已不认识他们了。突然,床对面出现了镜子,光照在老太身上。久无知觉的她睁眼,抬头,起身,脸上的笑容菊花一般灿烂:啊!我看见你了!我来了,你等着……只一瞬,笑容凝固,时间凝固……
就在那一刻醒来,四周漆黑,极静。静中惟有呼吸缓慢悠长。细汗渗出来。暗中摸了手机,4:37。闭上眼睛,梦中的影像挥之不去:老太声音清晰,容光泛发,眼神明亮而喜悦。老太是谁?镜中是谁?梦中,那明亮的眼神直直射向我,似乎穿透了我,我惊悚至极,遽然骇醒……
想起死亡。祖父祖母,38岁的表哥。他们面容安详,似乎陷入沉睡,某一刻就会醒来。特别是表哥,韶华向远,却浮生骤歇,年轻英俊的他,嘴角还有浅浅的笑意,似乎睁眼就会用一贯的轻松与灰谐对我说:来,我考考你……
想起前几天看过的文,讲张爱玲与林徽因。文中说两位才女的人生际遇缘何大相径庭,在于她们的择偶观念与标准。张陷于胡的风流倜傥,深情缱绻;而林选择了梁的格局与担当。选择不同,结局迥异。对他们所知甚少,个中曲直,不好妄议。想起张的晚年,想起她悄无声息的陨落,突然就想到了猫。最后时刻,去陌生的远方,隐秘的角落,寂然无声,尘归尘,土归土。不知最后一刻,她脑中浮现的,是否依然是青青子衿?*泉路上,奈何桥头,迎她的又是怎样的幻影?
关于死,她曾有过的看法颇为冷而惊,大意好像是:40岁突然离去,于女子而言,是最好的告别。有友对张一度非常崇拜,放言自己将于四十岁潇潇洒洒,不告而别。当时只觉恐怖,不可思议。十几岁的年纪,生命才起头,怎么理解得了体会得到个中玄机和滋味。
张呢,最终没有践言。看过她的照片,从锦瑟华年到古稀,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气质。骨子里的高贵冷艳,在岁月的斧凿之下,越发凌厉,越发璀璨,越发孤绝。
想起她的离场,总免不了唏嘘黯然,再无想象的浪漫,惟余现实的冷硬凄然。可是,何须多言,何必回顾,红尘扰攘,众声喧哗,经不起她冷傲又漠然的一瞥。隔着长长的时光凝望,总觉遥远而肃然,就如立于莽莽山前滔滔江边,心中常常忘言。
岁月面前无壮士。红颜枯骨白发葬,一世风华归于尘。真正的传奇,是在与时光的对抗中,没有落荒而逃,尽管,终会败下阵来,但最美好的仗,已经打过了。
暗中辗转反侧,终不能复入眠。索性起床,洗头洗澡去。昨晚倦意来袭,倒头便睡。梦中一惊汗出,顿觉浑身粘滞不爽。
客厅里,大朵的向日葵金灿灿,桔梗柔白,母菊贞静,月季无痕,金钱木温厚,草木的香幽微而细腻。她说。给你定了向日葵,每天都是向阳的天。并嘱花店的人写上:鸟声偏乐友心同。可惜,店主大意,卡片上留下的字成了:鸟声偏乐友同心。
这个给我最多支持安慰与鼓励的小友,正在历一条险路。惟愿不妥协不将就的她,永远明月在心,阳光沐齿,早得上苍眷顾,漫长的等待之后,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昨日走过平房区。梅香悠悠,不由得放慢脚步,细观赏,深呼吸。*叶子,*花朵,相谐相合。落光了叶子的梅枝上,花朵正盛。疏枝横斜,暗香浮动。走出考场的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着试题的难易,答题的得失。考一科少一科,快乐着,担忧着,经历着,期盼着……
哗哗水声中,梦中老太面容已模糊,但眼神依旧明亮而炽热。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忘了全世界,只记得他。她记起他,走向他,欢喜而期待,她说:我看见你了,我来了,等等我……
王优
种下指尖的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