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国杀四国的四次刺杀小说第6章双雄谋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饮食 http://m.39.net/pf/a_4541960.html

第6章双雄谋策

恨从心来,计从头出

两汉以来,中原*权最大的劲敌就是北方的匈奴。从汉武帝开始,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侵扰,接连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至东汉中后期,匈奴在中原持之不懈的打击之下,彻底土崩瓦解,失去了草原霸主的地位。

把匈奴打跑之后,鲜卑却成了蒙古高原的主人,成了今日魏国的敌人。

如果,称霸草原的轲比能,再一次有了要统一鲜卑全境的想法,无异于让鲜卑出现第二次复兴,配合诸葛亮北伐的趁机袭扰,让魏国很是头疼。

随着轲比能的实力增强,鲜卑人对魏国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草原民族的特点和习惯,一旦北方草原地区出现一个强势人物统一大漠,必然对中原王朝造成极大威胁,冒顿、檀石槐正是前例。

同时,蜀国的诸葛孔明和吴国的孙权也没有闲着,都在暗中以边贸、派出使者,或利用中间人,先先后后地进入了北方草原,要么金钱收买、要么挑拨离间、要么采用联合,意图让草原霸主轲比能威胁魏国,配合他们的行动。

当然,魏国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针对轲比能摇摆不定和火中取栗的做法,魏国除了控制和牵制外,也是采用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当然,轲比能若实在不听话,不把魏国放在眼里,出兵剿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轲比能不断崛起,魏国担心中也拿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备的办法和策略。

魏国的总方略是“先构离之,使自为雠敌,互相攻伐”。阻止鲜卑各部统一,魏国从中制衡,坐收渔利。为此,魏国设置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乌丸校尉等职位来具体处理和鲜卑之间的关系,田豫、牵招等将领领旨。

田豫任边防将*期间,采取从中制衡轲比能与东部鲜卑诸部之间的办法。

年,轲比能攻打东部鲜卑的素利所部,素利部无法承受,向田豫求救。田豫认为一旦轲比能兼并素利部,就会进而吞并整个东部鲜卑各部落,成为魏国最大的边患,必须救援素利部落。于是,田豫亲率骑兵深入其境跟进轲比能,在马城突破轲比能的包围,有效制止了轲比能对素利的兼并。

牵招守边雁门关,有意识地挑拨和激化轲比能同步度根之间的矛盾。他利用轲比能与步度根的杀兄之仇以及同泄归泥的杀父之仇,挑起争斗,使步度根、泄归泥选择内附魏国,削弱轲比能的实力。同时牵招率*出兵云中郡,又联合西部鲜卑诸部,在边地筑城屯*,在*事上形成对轲比能的持续压力。

虽然,魏国对轲比能的防备限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轲比能的实力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削弱,反而引起轲比能对魏国的强烈反抗。为回击魏国,轲比能不仅多次寇边,大肆劫掠并州等地财务,还同敌手步度根、泄归泥携手围攻田豫于马城,攻破魏*于楼烦。甚至,轲比能与诸葛亮北伐遥相呼应,暗中联手,意欲南北夹击魏国。魏国同轲比能的关系,实质上已经彻底地决裂了。

公元年4月,轲比能率领统辖下的丁零大人儿禅等人到幽州,向魏国进献名马,意图缓解与魏国的关系,也表达了自己不愿意与魏国为敌。但是,随后两者之间发生的一件偶然事件,让轲比能彻底改变了想法。

蜀国准备第四次北伐之前,诸葛亮遣使到鲜卑部落,邀请轲比能与蜀国联合,南北两面夹击魏国。轲比能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痛快地答应了,这应该是一个壮大自己部落的机会。轲比能招集部众,亲率精锐部队进兵到北地郡石城,准备与诸葛亮联手夹击魏*,这消息从边地传来,让魏国朝堂十分震惊。

风云莫测,当轲比能准备联合起兵大干一场,北伐的蜀*却因断粮而退兵了。轲比能得到这一坏消息,无奈地回到草原,这事一下引起魏国的重视。

也就在此时,轲比能的帐篷内出了一件天大的怪事。话说,素闻轲比能“好异色”,诸葛亮遣使到鲜卑的同时,顺带送来了十多名巴蜀美女。作为联盟前期的开胃菜,轲比能自然对巴蜀美女早已仰慕已久,自是照单全收。

一早,折腾了一夜的轲比能还没睡醒,就听到巴蜀来的小妾们的帐篷里传来一声惨叫。轲比能被尖叫声吵醒,心一紧,不由地怒从心来,对守护卫兵一声怒吼,让其赶紧跑到小妾的帐篷看个究竟。卫士奉命查看后很快返来,不敢多言,只是说让轲比能自己去看。听到此话,轲比能不得不起来,急忙过去查看小妾们的帐篷。一进入,就看到小妾们各个面色惨白地坐在睡毯上,几个女人的一头秀发全部脱落了、头成了光头,不由自主地感到毛骨悚然;仔细再看一个个美女的腋毛、阴毛,也全部都脱落在地上。每个人就如脱尽毛的猪,完全没有了昨夜的香艳和风骚。轲比能问小妾:“怎么回事?”

小妾答:“不晓得啥子。只是早上准备起来梳洗时,才发现头发一夜之间全部掉光了。”缓过神来的轲比能,这才环顾四周,却见帐篷外面有着守卫严密地看守,外人也无法进来帐篷,更无人去将小妾的头发剃掉。

轲比能百思不解,始终觉得小妾可能生病了,让她去看病。

无论是草原兽医,还是来自内地的医生,给小妾们检查了一遍,发现她们都很健康,没有生病。现状却又解释不清楚,一夜之间掉光头发之怪事。

轲比能只能心神不宁安慰小妾:“等几天再看看,说不准有缓解。”

没有想到,在轲比能的*中帐周围,紧接着又发生了几起同样的一夜之间掉光头发的事,其中,就有轲比能的老婆,以及来自草原上其他鲜卑女人。大家都没有患病,却接二连三地出现掉光头发的事,这让轲比能内心发怵了起来。轲比能反复思量,这事儿不是人做的,就只有*做得了。

大家越想越害怕,整个部落,弥漫着一种恐怖的气氛。

这件事,越传越邪乎,越想也越来越渗人。有个别鲜卑人说,是孤*野*剃光了大家的头发。鲜卑人驻地不远处,有一片坟地,大家平时去外地放牧或去其他部落的时候,都会经过这块坟地,倒也没有觉得什么;但是,自从掉发这件事发生后,鲜卑人不觉想起来,这一片坟地埋葬的是几次三番的对外作战,死去的鲜卑人的尸骨。夜幕下,远远望去,*火点点,胆小的人不敢从坟地前经过了;胆大的人经过时,也要磕几个头,免得得罪看不见的东西。

鲜卑人为了安抚**,请了萨满降妖,但是效果不好;转而请汉人的和尚、道士、阴阳先生等,做了不少法事,怪事还是接连发生,不见效果。

轲比能驻地之外的人,听说轲比能所在部落的怪事之后,都像躲避瘟疫一样,对轲比能部落避之不及,没有人敢去轲比能部落所在地。

这件事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最终引起了韩龙的重视。韩龙特地从外地带来几个老医生,前往轲比能部落,便去揭秘一夜之间被“*剃头”的玄事。韩龙不相信*神之说,根据他的经验,医生们搜集了洗澡用的木盆、布巾、锅瓢后,认真查找病因。经过几天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她们是受人迫害,被人使用了牧民平日里剃羊毛用的“腿毛散”所致。

事情查清真相后,轲比能还是惊*未定。尽管女人们渐渐长出新发,他还不放心,随将韩龙留在自己身边任职,做到再发生其他事情的应急管理。

此时,魏国在幽州任刺史兼护乌桓校尉的王雄,很早发现了轲比能这个潜在威胁。虽然,以招抚的策略来拖延时间,轲比能却没有停下统一的步伐。

鲜卑部落的一个部落的首领步度根,其手下兵马数万,兵多将广。但是,这歌具备一定规模的步度根与轲比能交战之后,却战败被杀,其弟弟步度杆被收编;魏国派去出击的苏尚、董弼二位将*率领的大*,被轲比能全部歼灭。之后,王雄意识到轲比能的壮大必须终止,计划派遣勇士前去刺杀轲比能。

田豫和王雄之间各执一词,双方的不和很快演变为官场之间的弹劾攻讦。由于田豫为人生活俭朴清贫,不蓄财资,他在朝野并无人脉。王雄则在朝野有众多“支*”,尤其是朝堂中有司马懿,在幽州还有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

王雄为了兼任乌丸校尉一职,便动用关系弹劾田豫在任期间的作为。

在事前做足了工作,王雄最大限度地利用鲜卑人内部矛盾,早已与轲比能的弟弟达成了共识,让其作为内应策应韩龙,事成之后扶正他的位置。

田豫原本是刘备的手结拜兄弟,跟随刘备之时,深得刘备的器重。

一次,牵招与田豫相谈,各自述说与刘备共事时的感受。田豫却讲了一个过往片段:刘备对田豫的名字早有耳闻,后来见面并与他一番交谈,觉得田豫谈吐不凡,身手更是厉害,便与田豫结拜并在*中就任了一个将*。

后来,田豫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得到了刘备的一番赏赐,可随*议事。但是,之后的诸多事,每逢大战要事来临,只让田豫在堂干听着,多是由关羽和张飞等人说来说去的,很多时候,田豫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听着而已。

渐渐地,刘备变得对关羽和张飞言听计从,甚至是偏心,很多时候田豫提出意见刘备也听不进去。正因为如此,田豫便觉得刘备太过偏心了,处事不公,心从私念无大志,根本不是一个值得尽忠的良主,于是选择了离开。后来,田豫投靠了曹操,并受到曹操的重用,成为了魏国威震北部边境的牛人。

牵招和田豫的全力付出,魏国北部边疆才能保持相对的和平。

如何彻底解决轲比能,成了魏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魏国有两派意见。一派以田豫为代表,主张继续执行对轲比能分化的*策,利用鲜卑内部矛盾来解决,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不快。另一派以幽州刺史王雄为代表,则认为田豫的办法会持续扰乱幽州边境,消耗国家实力,必须改变。

最终,田豫被调任汝南太守,卸任乌丸校尉,离开了征战多年的北疆。

轲比能眼见多年的对手田豫被调任,便大举入侵魏国,王雄倍感压力。

魏国上层深刻地意识到,这个轲比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虽然,这次因蜀*北伐断粮撤兵,让魏国侥幸逃过一劫。但是,说不上那天,这个轲比能还会与蜀国联手出兵,对魏国进行大举进攻。于是,乘蜀与吴都没有动静的时候,魏明帝命令镇守北方的大将王雄,出兵解决轲比能的势力。

为彻底解决轲比能问题,王雄赶忙去请教恩师的长子关内侯牵嘉。

见王雄远道而来,早有预感,故作震惊地问:“王兄来我处,可有事?”

王雄对牵嘉也不客气,直接说:“侯爷,你也知道,我国的现实情况,北面面临着鲜卑,南面面临着蜀吴联盟。若是让蜀国和鲜卑联合,这种局面就非常难以应付。此刻,我们对面的轲比能已经十分强大,号称控弦之士十余万人。也就是说有十余万*队,一旦战事兴起,按照鲜卑人全民皆兵习俗,凭借你我手下的那一点点人马,就是魏国再派出援*,也不可能一击致胜。万一,战事拖下去,会给蜀国与吴国带来可乘之机,魏国陷入两线或三线作战,后果不堪设想。”

牵嘉说:“是的!你有好的解决办法?”

王雄对牵嘉说:“侯爷,轲比能部落日益增长,多次犯我边境地区,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你我守边的担子越来越重,难以承受啊!”

牵嘉说:“田豫担任乌丸校尉经年,你何不请教他?”

王雄说:“侯爷,你肯定知道我和田豫之间的争执和彻底解决轲比能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彻底解决轲比能,成了我朝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朝堂之上有两种意见。以田豫为代表的人主张继续进行对轲比能部落的分化,利用鲜卑人内部矛盾来解决,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不快。我则认为,田豫的办法会持续扰乱幽州边境,消耗国家实力,必须改变现有策略。”

牵嘉说:“哪,你是怎样想的,有何良策?”

王雄说:“侯爷,我知道恩师对田豫有救命之恩,田豫将*从来都认你为自家人。刚才,我从你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得到你有高招,不妨说出来试试,我们各自写出来各自想法,再一同看看,是不是一门师兄弟的思路一致不?”

牵嘉说:“好办法!”

于是,二人各自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谋略》,折叠封好。

随后,各自见对方已经写好,便互换纸张,打开一看:“刺杀!”

俗话说,父子同心其利断金。这世间的一门师兄弟,思想出自一脉,思维也就成自一体。当二人打开各自的《谋略》,不觉高举双手,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牵嘉问王雄:“你是如何想到这一招的?”

前些日子,王雄在朝堂之上大胆地说改变分化策略,当时只有一个刺杀概念,并没有非常明确化的策略。直到近日,他听说了孙策被杀的故事,才想出了一个同田豫完全不同的策略,那就是采取斩首行动,直接刺杀轲比能,以绝后患。不过,这种派遣刺客的方式太过于冒险,成功率不是很高。王雄已经将田豫弹劾调任,所以在独自一人面对压力,他不得不放手一搏。

于是,今日前来请教牵嘉,一是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合适。二是请教牵嘉,他的手里是不是有合适于刺杀轲比能的勇士。毕竟,牵嘉面对北部鲜卑人作战经年、跟随师傅多年,接替关内侯几年了,也与轲比能也有过交手,熟知天时地理、敌情和朝*;另外,恩师当年的门徒张昭协助袁术一举斩首孙策,功力深厚,英雄纷纷追随其门下,牵府门客不乏孤胆英雄。

想到此,王雄避开牵嘉话题,请求道:“侯爷,门徒今日前来请教之外,还是指望侯爷为师哥派一位孤胆英雄,前往鲜卑部落刺杀轲比能!”

牵嘉权衡利弊地问:“魏明帝已有明令?”

王雄说:“是的。故而来请教侯爷的主张!”

一句口头禅“拂弦!”这是牵嘉从老爹牵招处继承下来的名言。

王雄听后,似乎对“拂弦”一词不能够理解,还有些迟疑。

牵嘉说:“我知道,你的主张是不能发兵大规模征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采用你的方案,派门客韩龙,在塞外暗杀轲比能。”

王雄说:“侯爷。师傅养我们一生,不就是用在此一时?我来,就等你的这一句话。韩龙师弟,肯定是艺高人胆大,我知道师傅留着,就是为了这一刻。”

牵嘉说:“哪,勇士韩龙为刺客,可乎?”

“韩龙!”王雄不认识,便说:“他是谁?”

牵嘉说:“他就是孤独大雄,也是在我阿爷府上的小龙,那个*头发、深眼窝、高鼻子的鲜卑娃儿。曾经在雁门关深入鲜卑部落打探过情报,自小流浪在北地,熟悉那边的风土人情和语言,还有一样的长相不易被辨识出来。”

王雄说:“既然恩师和侯爷都认为这个韩龙是一个宝贝,那就行!”

接着,牵嘉讲了一个故事:牵招府有个门客名叫韩龙,聪明伶俐,通晓翰墨。而且,自幼跟主母学绣,山水人物、鸟兽虫鱼以及花花草草,无不绣得栩栩如生,充满神韵,在牵府很出名,被人称之“牵招府门客中的才女”。

韩龙自幼爱洁成癖,对于绣房里嗡嗡乱飞的苍蝇,尤其厌恶,常常用绣花针来刺苍蝇,无奈苍蝇轻捷狡黠,飞来飞去,很难刺中。

韩龙暗暗下定决心,勤加练习,不能让苍蝇逃过自己的手。

可是,针刺苍蝇之术,如何练习呢?

田豫教他用手飞针,牵招教他用嘴飞针。

韩龙先在墙壁上画个拳头大小的圆圈,站在三步之外,将绣花针用力投出,等能刺中圆圈中心后,再缩小粉圈范围,拉开距离。

就这样早也练,晚也练,三年下来,在数十步外用针刺豆,不偏不倚,从无闪失。再来刺苍蝇,则一针一个,没有不中的。

这以后,韩龙屋里的苍蝇,都被他针刺而绝迹。朝夕仍勤加练习针刺之术,功力精进,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连韩龙自己也弄不太清楚。

一天傍晚时分,韩龙正与主母在花园聊天。忽然,看见子一只彩蝶撞入蛛网,网中的黑蜘蛛正爬向彩蝶,准备捉而噬之。

主母“哦”了一声,嘱咐婢女过去用竹竿挑破蛛网,来帮助命危的彩蝶。

韩龙哑然失笑道:“师母,你要救这蝴蝶,小徒一挥手可矣。”

说着,韩龙就从髻上拔下一根银针,信手遥掷,“飕”的一声,蛛腹中针下坠,蝴蝶乘势得脱,飞舞而去。

路过的郭修看见,惊问:“韩龙,何来此奇技啊?”

韩龙笑眯眯地答说:“不过是信手一掷,侥幸罢了。”

郭修疑信参半,又无从追查。师哥韩龙的针刺绝技,仍不为外人所知。但是,却让郭修有了想法,他左思右想,决定学习其他刺杀术:飞箭。

有一年的夏季,暴雨倾盆,江河的水位暴涨后,却是多天的晴空万里。

牵招决定带门客们去附近的湖泊西淀中走走,一来抓些鱼虾犒劳犒劳,二来也锻炼一下这些门客们的手段如何,因为那一带近年来出现了水贼作乱。

由于近年来魏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代郡一带到处都是村民富足了。一方富足,自然就吸引了别处的盗贼流窜于西淀,乘机兴风作浪,四处抢掠。经过再的考虑,牵招带领这些门客出门远行,前往西淀寻找盗贼予以歼灭。

来到西淀岸边的村庄,进村住户数日,白日习水,平静无事。

一日傍晚,泊舟西淀芦苇荡,入夜后周边昏黑一片。

二更时分,一支响箭划破岑寂,刹那间芦苇丛中蹿出十几条汉子,燃亮了火把,手执明晃晃的刀剑,来势汹汹地朝着牵府门客们围拢过来。

牵招一群人见状,没有惊慌失措,船家却不知如何是好。

群盗毫无顾忌地登舟而上,就想大肆抢掠一番。

为首的一人正要入舱,忽然大叫一声,扑倒在船板上,呼痛不止。众盗手执火炬一看,只见他左眼有血渗出,一支长约寸许的银针,深插在眼珠上。

大家搞不清楚此针究竟从何而来,正要登船而入。突然,又是“飕”的一声,前头的那个人一只眼睛又被刺中。大伙儿不明就里,疯狂般地一拥而上,企图以多取胜。孰料“飕飕飕”地一阵响声,只见群盗双手捂着面颊,一个个痛彻心肺地哀号不已,人数虽多,终未能越雷池一步。

众盗还没有出手,却要面对惨状,这才知道船舱里有奇人,面面相觑之而胆怯,不敢再行进迫,垂头丧气地互相擦扶着落荒而逃。

这时候,船家藏伏在舱底,屏息禁声,瑟缩一团。

兄弟们和韩龙见贼人之状,不禁为之失笑。

听见舱面复归平静,船家悄声问:“盗贼走了吗?”

韩龙出舱遥望,只见众盗已趋向芦苇丛中,盗魁殿后,频频回头张望。盗魁见船头仅一位少年,殊出意料之外,急忙召集自己的属下返回。

眼看众盗又从四面八方扑来,韩龙手指拿针笑道:“你们这一群愚顽的家伙,想作困兽之斗吗?今先刺你们老大的手腕,以此为戒!”

只见韩龙轻扬皓腕,一根银针快速飞出,只听见盗魁“哇”地一声,粗黑的手臂,已为银针射穿,鲜血直流。韩龙拉高了嗓门问:“若不速退,下一枚银针就要洞穿你们老大的头颅了。”

盗魁失*落魄地挥手令大家撤退,自己却越想越不甘心。于是,盗魁悄悄地跃入水中,企图潜泳至船边做以偷袭。盗魁的目的,出其不意一把将此柔弱的少年拖入水中,只要能够纠缠到一起,制服此一文弱少年,易如反掌。

盗魁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逞,当他潜游至船边,拼命往上一冲时,韩龙急忙连发数针,皆中盗魁要害,遂一声不响地沉入水底,迅即不见踪影。

贼二哥见之,提刀上前。只听见“嗖”的一声,一箭射中其咽喉。

剩余的盗匪,见此等手段,骇惧非常,悉作鸟兽散去。

下弦月冉冉升起,水面上又回复了明月流光倾泻一般的情景。

牵府门客无论大小,都钻出船舱,纷纷拿各自的代号讲笑。

牵招骇怪韩龙:“不该下手太狠了,强盗也是无奈讨生活的。”

韩龙笑拈银针说:“我自幼好弄绣针,囊中每藏数百针,以备不时击刺虫鸟之属,今竟派上用场,不想乃能击退众盗,真是托天之幸。”

牵招转责郭修:“郭修一箭,不射眉心,功夫不到,回去勤练。”

从此,牵招府皆知晓韩龙有此绝技,后经贼盗传扬,“神针”不胫而走。

韩龙在北地刺探情报。没有想到返回途中,身上只财务为歹人觊觎,以为其包袱中装的是金银之物。于是,一路跟踪,在荒僻之处,只听得呼啸一声,数十人挟短刃而出,大喝道:“留下包袱,饶你性命!”

韩龙若无其事地径自前行,一骁勇者纵身一跃,挡住了韩龙去路,余众人他团团围住。只见韩龙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口吐银针,身子顺势旋转一圈,一刹时银针四射,众匪无一幸免,大呼:“这是神针真人也,再不快逃,性命难保!”于是,歹人火速相继离去,直如丧家之犬也。

牵嘉讲完韩龙的故事,便将柜子里的一份《平城计划》交给王雄。

王雄接过密信,立刻谢道:“谢侯爷,完全按您指令办!”

牵嘉问:“你那边有什么便利条件,比如配合韩龙刺杀的人?“

王雄说:“报告侯爷,本人确实在鲜卑人中有一个线人,我早已与轲比能的弟弟步度杆达成了共识,让其作为内应策应韩龙,事成之后扶正他的位置。”

牵嘉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王雄立即说:“这样的两组队伍,就能确保刺杀成功!”

牵嘉说:“还不成。我这边就准备了两组队伍,一队就是韩龙所带领的直接刺杀组,以独孤大雄为首,他的两个兄弟则是独孤长缨、独孤光辉,都是轲比能*队的先遣队人员。二队,则是以独孤英豪、独孤完宇和慕容桂香组成的情报和掩护小组,在平城开了一家云中客栈,他们可以配合韩龙的行动。”

王雄问:“这些人,是什么时间派去的?”

牵嘉说:“有几个是袁绍兵败时,跟随袁尚一道过去攀附在鲜卑人部落。如独孤长缨、独孤光辉、独孤完宇。有的则是柳城大捷中派去的,如独孤英豪、慕容桂香。这些人,都是阿爷时,已经派遣进入鲜卑部落人群中的。”

王雄问:“侯爷,这个韩龙什么时候出发?”

牵嘉说:“我写一封密令,让你带去,韩龙见之便懂!”说完,只见牵嘉在纸上写下了:伍翻一气,酒喝陇院,德里啥。然后用嘴吹干墨汁,交给王雄。

王雄不解地问:“侯爷,这就是说的密信?”

牵嘉说:“是的!”

王雄说:“这也太神秘了!”

牵嘉说:“这个呀,是数数猜字密钥!”

王雄道:“韩龙,在牵府?”

牵嘉说:“他呀,已经在北地多年了!”

王雄再次谢道:“还是老侯爷的眼光长远啊!”

牵嘉说:“我给一个接头地点和暗号,让你的那一条线上的人,联络!”

王雄道:“好的,一切都以韩龙为中心轴开展工作!”

牵嘉说:“但也要统一听从慕容桂香的指挥。”

王雄道:“这是个女人呀,韩龙行吗?”

牵嘉说:“韩龙呀,已经为魏国服务了近十五年了。”

王雄道:“好的,一切行动听指挥。”

牵嘉说:“我这边,还要派一个假韩龙,从你的边防区域,出发。”

王雄道:“明白,这是为了遮挡魏国朝野的眼睛,蒙蔽鲜卑人在咱们身边设置的探子。欲盖弥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一举刺杀成功。”

牵嘉说:“勇士一出剑,便很少有生还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这些不要命的人,尤其是你要记住他,他是鲜卑人,原本名字叫独孤大雄。”

王雄说:“是的。我记住了,他叫独孤大雄。若是他能返回,将厚待之;若是他死在了那边,我一定寻得尸首厚葬之,逢年过节烧香烧纸钱。若是他还有亲人……”

牵嘉不觉心软地说:“他的上辈份的亲人都没有了,平辈子的亲人也没有,下一辈的亲人,唉!他还没有女人,哪里来的下一辈呢?”

王雄说:“侯爷。我记住了,若是他能返回,我将帮他娶妻生子。”

傍晚,牵嘉设宴款待韩龙,由夫人梅三多隔着珠帘演奏《平沙》。筝声所到之处,但见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驻足:“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

公元年,牵嘉派遣的勇士韩龙,在塞外轲比能身边潜伏十年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