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439528.html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福贵,原来是一个阔少爷。徐家是当地有名的阔户,徐家祖辈从一只鸡到一只鹅再到一只羊再到一头牛慢慢地积累下了这份家业。本来有两百多亩地,可是传到福贵他爹那里折腾掉了一百多亩,徐家的牛变成了鹅。不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依然不影响福贵做一个阔少爷。
阔少爷福贵娶了同样出身有钱人家的家珍,家珍是城里陈记米行老板的女儿,年轻漂亮而且通情达理。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凤霞和一个儿子有庆。有钱人和有钱人的联姻,就等于是把钱堆起来,钱在上面哗哗地流。按理说这一辈子不出意外他们可以幸福美满地过完这一生。
可惜的是阔少爷福贵仗着自己家有钱,吃喝嫖*是样样沾,三天两头不是往城里妓院钻,就是在*场里混。带着妓女路过他老丈人的米行时还肆无忌惮、大摇大摆地去给他老丈人请安,经常让他老丈人在众人面前难堪,因此他的老丈人十分不待见他。他的妻子家珍总是含蓄地敲打他,然而也没什么用。总之福贵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二流子阔少爷。
福贵经常*钱,但是他的运气并不好,每*必输,但越输他就越想赢,越想顺带把他爹折腾掉的一百亩地赚回来。一开始输是当场给钱,后来输他就回去偷他娘和老婆的首饰,再后来就是输了就赊账,以至于他自己也不知道输了多少,债主们也不跟他提。直到后来有一天他和*场里的龙二*了一把大的输了,龙二拿出了账本,福贵才发现自己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全输光了。徐家这回连只鸡也没有了,福贵成了彻头彻尾的穷光蛋。
福贵他爹将地和房子都抵押出去才还清了福贵的*债,福贵家的房子变成了龙二的,福贵一家被迫搬到了茅草房。没过多久福贵的爹就死了,也正是他爹的死使福贵悔恨不已,决定改过自新。后来福贵向龙二租了五亩地,开始正经地努力生活,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但是他娘的身体却越来越不行了,于是他去城里请医生,但是没想到这一去被国民*抓了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着战友在自己眼前死去,自己也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过了两年才再次回到了家。
福贵回到家时他娘已经死了,他活泼可爱的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得又聋又哑。他内心痛苦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再后来土地改革,福贵分到了土地单干,又经历了人民公社集体劳作,还经历了灾荒,他们一家始终过得很艰辛。为了让儿子有庆读书,他曾经把凤霞送给别人。全家人经常饿肚子,有庆在长身体的年纪却瘦得像根竹竿,饿了只能喝水充饥。虽然贫穷,但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小小年纪已经为这个家挑起了担子,也正因为如此福贵才更觉得愧疚不已。
然而福贵的运气似乎在他的前半生用光了,厄运总是接踵而至。在他期盼着儿子小学毕业后可以为家里挣些工分分担家里的重担时,他的儿子因为要救生孩子失血过多的校长也是县长夫人被医生抽血过多最后死去了。他的妻子家珍也得了软骨病,干不了重活,身体也越来越差。他的女儿凤霞好不容易嫁了一个实在人,城里的搬运工二喜,生活过得挺美满的,最后凤霞却在生孩子的时候死了,留下一个儿子苦根。福贵的妻子家珍接受不了连最后一个孩子也离去,没多久也死去了。后来二喜也因为工地事故死了,福贵只能把苦根接回乡下,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虽然艰苦倒也不乏快乐。
但是命运好像总是针对福贵,苦根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福贵便让他在家休息,自己出去干活了,出去之前他还特地给苦根煮了豆子,想着让这生病的孩子能好好吃一顿。结果干活回来他却发现苦根死了。原来是因为家里太穷,即使是豆子这样的东西平时也不怎么能吃到,苦根就吃多撑死了。福贵亲手埋葬了一个又一个家人,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故事的最后是衰老的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依然辛勤地在田地里劳作着,像那头老牛一样,对了,那头老牛也叫福贵。
福贵的前半生过的是纸醉金迷的生活,后半生过的是穷困潦倒的生活。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最后也是淡然接受了。活着便会有快乐和苦难,但是活着就已经很好了不是吗?
《活着》这本书不只是在描述一个人苦难的一生,也是在描述一个人与苦难斗争的一生。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它让我们见识了人生的残酷,但是也展现了家庭的温情,生活的希望。它给我们带来了生之勇气,活着便是希望!
在《活着》一书中,徐富贵一生的故事与他讲故事时的神态,表现被穿插描写,悲怆故事与其乐观淡然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他笑起来时,脸上的每一道如田间沟壑般的褶皱里,都含着沧桑的故事。
略微浑浊却依旧光彩熠熠的眼睛里,闪动着的是永远不灭的生活动力之火。
最后,徐富贵赶着相依为命的老牛“富贵”,唱着高昂的曲子,慢慢走远。
极度悲伤,极度震撼。
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与徐福贵相比,要远远不能及。
没有人希望自己置身苦难,但生而为人,既非圣贤,也非妖魔,难免俗事缠身,人人都想在处理各类事情时游刃有余,人人都想让生活按照自己的预想好好的向前走。
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充满了悲剧,过着苦难的日子,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最终连最基本的活着都没有做到,悲惨的死去了。
我在看网友评论的时候,有人说:“《活着》这本书太残忍了”
这本书确确实残忍,但正因为这些残忍,才深深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了他,在这些浓缩的残忍里,我感受到了特别明显的生存意志,与生命的顽强,也正因如此,我才开始对当下变得更加豁达,人生的终极意义是活着呀,而不是那些金钱之类的东西,每个人努力的去活着,那就已经足够了!
可以说《活着》这本书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同时也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