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腊手下大将斩杀梁山名单,五人加林冲勉强 [复制链接]

1#

北宋时期,有一枭雄他平民出身,却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短短几个月率领着平民一起发动抗议,给北宋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可以燎原,它加速了北宋朝廷的灭亡。

后人用一句话来描述他的壮举:“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这位英雄豪杰也是本文的主人公——方腊。

一、方腊的生平

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清溪县人,雇工出身,性格豪爽,有极强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有胆识有谋略。

宣和二年,朝廷的压榨,让方腊对朝廷心生怨恨,开始了他的起议之路,他集结兵力。

不久之后他占领了杭州,建立了*权,并得到了多地的响应,但在宣和三年被童贯率兵剿灭,家人妻子被俘,最后在东京被凌迟处死,弟弟被当众斩首。

方腊*

宣和二年,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下令停运花石纲,还派人来巡查和监督。

方腊全家都依靠上供朝廷漆树来维持生活,可朝廷的手下私自收缴高额的漆树,从中赚取差价来以此获利,这行为让当时的方腊心生怨恨却又没能力去直面朝廷。

因为朝廷停运并搜缴花石纲,这也导致大量平民没了经济来源,方腊就伸出援手,秘密的把这些贫穷又没工作的人聚集起来,来为未来的起义做准备。

在民心都归顺方腊之后,他就召集这一百多个人一起喝酒聚会。

在聚会上,方腊流着眼泪抱怨着朝廷的不满:

“平时劳务已经十分繁忙,还要被官僚劫掠勒索,他们从农业和矿业榨出的油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已经把目光转向到我们了,我们只能靠自家的漆树来养活自己,现在还要缴纳那些莫名其妙的税款,一点也不留,这让我们平民怎么能接受呢?”

短短的几句话就引起全部平民的共鸣,平民们纷纷叫好,方腊继续说道:

“现在官府沉迷女色不务正业,还贿赂外敌以此报国家平安,这些贿赂给出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而且我们仇敌收到这些金钱财宝之后对我们更加轻视,导致我们常年受到外敌骚扰。”

“这些愚昧的朝廷以为贡献能保国家平安呢,以为这是长久之策呢。唯独我们一直在受苦挨冻,想吃端饱饭都不行,这让我们怎么能忍?”

见全部平民都被鼓舞了士气,气场火热,方腊接着说道:

“元老的旧丞老的老了死的都死了,已经没几个了,现在当权的都是那些卑鄙无耻,弄虚作假的小人,只知道用歌舞财宝来迷惑皇上的青睐,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纵使当地官员贪污腐化。我们平民已经被多次剥削,这次连花石纲和漆树都被侵扰,这不能让人忍受。”

与此同时方腊开始向大家述说他的计划来反抗朝廷的压迫:

“在场的各位能主张正义,那么全国被压迫的人也会与之呼应,到时就能集结成千上万的人,给朝廷施压,到时他们肯定会与我们谈判,我们运用计策来拖住他们,拖上几个月,到时我们直接出兵打下江南地区,等朝廷反应过来我们已经稳扎在江南地区,到时局势已经确定。”

“我们占有了江南地区,这无疑是斩了朝廷的一条手臂。这让朝廷无法向外敌奉献高额的保护金,到时他们肯定把魔爪伸向中原地区,中原的平民受不了了,也会开始反抗,与此同时外敌也会收到消息,开始出兵乘积攻击。”

“这样朝廷就会面临四面楚歌,即使有那些谋臣,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一举击溃朝廷,到时我们守住江南,减少劳务,减少税收,引起其他地区的平民注意,让他们来恭恭敬敬的来朝拜并加入我们,我们终将统领天下。”

宣和二年十月,方腊运用宗教信仰来汇聚明心一举攻下淳安西部,以帮源峒为据点,开始汇聚那些流离在外的平民,号召起义。

在宣誓的时候,方腊悲痛的诉说的朝廷的压迫,对他们征收莫名其妙的税,导致每天都吃不了一顿饱饭,更让妻子孩子挨冻受饿,他们只是相求一顿饱饭,为何这么难。

经过这次宣言,方腊开始自称为圣公,建元永乐,以头巾来区分等级,建立农民*权。

不到短短的几天就有数十万来报名参加,随后前往息坑击杀了一名宋将,还汇聚清溪当地的平民前来报名。

宣和二年十一月,方腊*再次进入息坑,歼灭了约五千人的常驻官员,乘胜追击进入清溪县,抓捕了一位当地县尉,这是方腊*的第一次的大作战,以疾如闪电般拿下了胜利,鼓舞了全部平民的士气。

同年的十二月份,方腊*状态极佳,攻克睦州,占据了寿昌,分水,逐安等多处县以此来作为据点,开始向杭州进行包围式攻击。

方腊*向西攻下歙县,歼灭宋东南的第三将,又向东进发攻克富阳和新城,以此来威逼杭州。

这是的方腊*处在巅峰,建立了六洲五十二县的*权,对朝廷有极大威胁。

梁山

梁山是英雄好汉的聚集地,一共有人也被称为36天罡72地煞,当然梁山也有一个外号贼窝,里面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有严重罪证的人,例如抢劫犯,杀人犯,开黑店卖人肉等。

但不是每一个都想当贼都想回到平静的生活中去,当一旦当了贼想洗白就非常困难的,方法只有两种造反或者招安。

对于造反,网上众说风云,认为梁山天下无敌只要冲过去,区区朝廷直接让它改朝换代,当然这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说。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梁山的人都是贼,没有擅长*治和治理国家的人才,所以一旦梁山击败朝廷会导致国家失调,可会引起群众不满造成起义。

造反的路线不行的话,梁山只能招安,在招安的问题上,没有大多数人来反对,因为没有人想一辈子当贼,一辈子都生活在阴影之中。

其中鲁智深和武松直接提出了反对,他们不愿意入朝当管,也不想在腐败的朝廷当手下,但也不能直接离开。

这些混迹江湖的人要讲义气,朝廷帮你恢复了合法身份,总得表示表示再走吧。

于是就出现那场大战,梁山痛失几乎一半的人才勉强击败方腊*。

方腊*大战宋*

宣和二年十二月底,方腊*出击攻入杭州,杀死了多名朝廷高管,积怨已久的民众们,抓捕多名官员进行发泄和辱骂。

方腊*获得当地平民的热烈欢迎和响应,当地的一些平民主动担当领导者带领着当地民众,参加起义进入方腊*,一些当地秘密的组织也与之起兵回应,准备攻打其他州县。

杭州的失守,直接切断的朝廷经济的命脉,宋徽宗惊恐万分,大怒的取消了花石纲的停运,让地方官员不要高额收税,来避免方腊*的逐渐强大防止事态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宋徽宗命令童贯和谭稹带兵出征去围剿方腊*,还派出了梁山的好汉前去支援,以报万全的去镇压方腊*。

宣和三年一月份,童贯和谭稹分兵两路,向杭州和歙州进发,在睦州进行会和。

与此同时,方腊领兵开始北伐,一句拿下崇德县,分兵进入湖州,正巧与宋*相撞,不胜,退回杭州进行防守。

同时,方腊加重南征的主要兵力,快马加鞭的攻下浙江省,安徽,江苏南部等六州五十二县。

方腊手下有八大名将,这也是方腊*实力的核心,斩杀梁山*数名,能与朝廷的五虎将媲美的存在,可最后还是败于朝廷。

宣和三年二月份,宋*包围杭州。

方腊的儿子下达命令让司行方前往德清县南门外去迎战梁山的雷横,短短数几十个回合,司行方将雷横直接斩下马。

但随后就被卢俊义带兵追杀,最后落水至死。

方腊*经过苦战,粮食*火缺失,被迫退离杭州,导致杭州失守。

宣和三年三月,方腊*再次向杭州出兵可不敌再次战败,被宋*乘胜追击。

宋*分兵同时进攻歙州和睦州,在卢俊义率兵歙州时,被王寅设局导致单廷圭和魏定国两名梁山好汉被坑杀,但这无法组织宋*的脚步,歙州失守王寅逃出歙州,连续斩杀了两名梁山好汉,勉强抵御孙立、*信、邹渊、邹润的截杀,但最后被支援过来林冲斩杀。

宋*的攻击还没有结束,宋*进攻了独松关,方腊派厉天闰前去应战。

这也是厉天闰的第一次出场势必要为兄弟报仇雪恨,他偷袭了宋*,一刀直接斩杀了周通,而李忠狼狈的带伤逃跑,随后又在十个回合内击杀了名梁山好汉,借助掩体再次击杀一名没剑箭的梁山好汉。

独松关失守了,厉天闰也弃关而逃,在逃跑的时候被卢俊义追上,交战数个回合不敌,被斩杀。

另外一边,宋*长久攻不下乌龙岭,邓元觉前去方腊请求增援,被拒绝。

同时,宋*询问当地百姓找到一条小道,直插睦州,邓元觉被拒绝后前去向石宝增援也被拒绝,只好独自率兵。

宋*没有直接进攻睦州,而是选择先攻打乌龙岭,刚好于邓元觉撞了一个正面。

秦明与邓元觉开始交战,最后借助杜微的飞刀勉强杀死秦明,宋*溃败,邓元觉前去抓捕宋江,却在追加的时候被偷袭,落马后被宋*杀死。

宣和三年四月,宋*凌驾于睦州,方腊只好派石宝前去迎战。

石宝见到对手关胜,无心应战,只好返回乌龙岭,宋*追击,施行两面包夹,石宝眼见自己部下不敌对手再加上自己士气低下,局势处于劣势,石宝不想被宋*抓去当奴隶,当场自刎。

睦州失守,方腊*只好退至清溪县开始最后的决战,可现在方腊*怎么跟宋*比,几下就败下了阵。

在最后一战,方杰战关胜不到几个回合,宋江又派花荣出战,在两位梁山好汉的攻击下方杰并没有落下下风,越战越勇,宋江只好再派两名梁山好汉前去增援。

见四将追来,方杰只好退后,却被卧底截住了去路,只好下马逃跑,无果直接被一刀斩杀。

宋*发动总攻击,很快方腊被捕。

但义*各部还在继续战斗,童贯再次出击领兵去分路镇压,五月份俞道安与八大将的最后一位吕师囊回合一起攻占乐青县,义乌县的天仙峒和寿昌县的月溪峒,但在与宋*的交火之中刚获得的天仙峒和月溪峒又再次被夺回。

六月份的时候被吕师囊宋*追杀到断头山,吕师囊努力坚守,宋*多日无法前进,最后宋*中的谋臣提出解决方案,打破了局势,吕师囊被当成抓捕。

七月份俞道安带着最后兵力攻打温州,但无果只好撤离。

十月份俞道安在山区被宋*围杀,战死。

方腊*剩下的残留兵力还在继续奋战,最终在隔年被全部镇压。

让我们回到方腊被捕的时候,在最终的时候是韩世忠率兵抓捕了方腊,但最终的功劳却被童贯夺去,待右*的回朝查明此事之后,韩世忠才获得了奖赏。

同年的八月份,方腊在东京被凌迟至死。

此刻一代枭雄陨落了,从他的势起到他的灭亡只经历了短短的一两年,给当地的人口带来了巨大缺失,宋朝的几处经济命脉被切断,土地环境更是千疮百孔,而大宋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