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探究他创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一书,全篇没有废话,娓娓道来,通读下来,很是惬意。一个父亲把毕生经验传授儿子,从书中不仅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于儿子满满的爱,而且也看能出洛克菲勒的为人处世的真谛,让你了解他能成功一定有他的道理。

◆约翰·D.洛克菲勒简介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精明而富有远见、冷静而又具备胆略,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

比尔·盖茨也视洛克菲勒为偶像,他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约翰·D.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就此告诫说,要想创造一份事业,必须学会忍耐。

他知道,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性。

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剩并丢在沙漠里,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你希望我能始终与你一起出航,虽然听起来很不错,但我不可能永远做你的船长。上帝为我们创造双脚,是要让我们靠自己的双脚走路。

这当然没有什么值得你去庆幸和炫耀的,更用不着感激。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信念是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想想看,我们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顶上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脚下;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脚下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顶上。在多数情况下,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在我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记得我刚上中学时所用的书本都是好心的邻居给我买的。我的人生起点也只是一个周薪只有5美元的记账员,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我却建立了一个令无数人艳羡的石油王国。在旁人眼里,这似乎是个传奇,而我却认为这是对我持之以恒、积极奋斗的回报,是命运之神对我艰苦付出的奖赏。

我似乎觉得,在富家子弟继承优势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学习和发展生存技巧的机会。而出身窘迫的人因为解救自身的迫切需要,他们便会积极发挥创意和能力,并且珍惜和把握各种机会。我还注意到,富家子弟缺乏贫困出身者的那种想要拯救自己的野心,他们做的仅仅只有祈求上帝赐予他们成就。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自己创造的人。那些像海绵一样,只懂得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

在我看来,高贵快乐的生活,不是来自高贵的血统,也不是来自高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高贵的品格——自立精神。

我的儿子,享有特权而毫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毫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找到自己的路,上帝就会帮你!

◆第2封信相信自己是重要人物

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学历或家庭背景来衡量的,而是由他思想的“大小”来决定。

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看重自己,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自卑,千万不要廉价出卖自己。

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认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结果也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不管他的实际能力到底如何,因为人的思想本身具有调节并控制其各种行为的能力。

而另外,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大责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你们真想成为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诚的肯定,如此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第3封信隐瞒你的聪明

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付诸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儿子,世界上只有两种聪明人:一种是活用自己的聪明人,例如艺术家、学者、演员;另一种是活用别人的聪明人,例如经营者、领导者。后一种人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但很多领导者都是聪明的傻瓜,他们以为要抓住人心,就得依据由上而下的指挥方式。

我做事总有一个习惯,在做决定之前,我总会冷静地思考、判断,但我一旦做出决定,就将义无反顾地执行到底。

◆第4封信现在就去做

一位聪明人说得好:“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这位聪明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汲取这个最大的教训,结果让自己沦为了平庸之辈。看看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你就会发现,他们都在被动地活着,他们说的远比做的多,甚至只说不做。但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找借口的行家,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来拖延,直到最后他们证明这件事不应该、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换句话说,事事必须有节制,我们不能落入不断演练、计划的圈套,而必须承认现实:不论计划有多周详,我们仍然不可能准确预测最后的解决方案。

行动解决一切。没有行动,什么都不会发生。

一个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会让自己失望,并能增加自己控制命运的机会。聪明人只会去促使事情发生。

我们追求完美,但是人类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只有接近完美。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有想法有主意的人,但懂得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现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的人却很少。

不论是自动自发者还是被动的人,都是习惯使然。习惯有如绳索,我们每天纺织一根绳索,最后它粗大得无法折断。

◆第5封信天堂与地狱比邻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运气好,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却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不管一个人的野心有多么大,他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就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或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如果他等的时间越久,就变得越困难、可怕,这有点像打枪一样,你瞄的时间越长,射击的机会就越渺茫。

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

约翰,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审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到愉快。

◆第6封信幸运之神眷顾勇者

勇敢的人常常会比较成功,会较容易担任领袖、总裁和司令官,那些迅速升职的人都属于这样的人。

约翰,态度有助于创造运气,而机遇就在你的选择之中。如果你有51%的时间做对了,那么你就会变成英雄。

◆第7封信为前途抵押

诚实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今天,我无须再求助于任何一家银行,我就是我自己的银行,但我永远都在感激那些曾经鼎力帮助过我的银行家们。

细节永远不应该妨碍热情,成功的做法要求你牢记两点:一个是战术,另一个是战略。

◆第8封信别让精神破产

人始终要保持活力,保持坚强,不论遭遇怎样的失败与挫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失败更不会在你的脑门上贴上无能者的标签。

我们的命运也是如此,只是与有些人不同,我把失败当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

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那位少不更事的年轻记者问道:“爱迪生先生,您目前的发明曾经失败过一万次,您对这些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对失败一词很不受用,他以长者的口吻对那位记者说:“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明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远如此巨大。

◆第9封信你只能相信自己

我只有在对自己有利无害的情况下,才表现自己的感情;我可以让对手教导我,但我永远不教导对手,无论我对那件事了解有多深;凡事三思而行,不管别人如何催促,不考虑周全决不行动;我有自己的真理,只对自己负责;小心那些要求我以诚相待的人,他们是想在我这里捞到好处。

◆第11封信忍耐是一种策略

在任何时候冲动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果忍耐能化解不该发生的冲突,这样的忍耐永远是值得的;

你要修炼自己管理情绪和控制感情的能力,要注意在进行决策制定时不能受情绪左右,而是完全根据需要来做决定,要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12封信侮辱有时可以催人奋进

善于思考和善于行动的人,都知道必须除去人性中的傲慢与偏见,都知道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摩根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在我眼里,侮辱一词的词义已经转换,它不再是剥掉我尊严的利刃,而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势如排山倒海,催我奋进,驱使我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想说,蒙受侮辱不是件坏事,如果你是一个知道冷静反思的人,或许就会认为对待侮辱的不同态度或采取的行动,也可以体现人的能力高低。

◆第13封信明白交易中的价值与价格

不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比如经营石油、地产,做钢铁生意,还是做总裁、做雇员,都是在从事一个行业,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谈判更是如此,与你展开斗争的不是某桩生意,而是人!

但你也要知道,在做生意时,你绝对不能想把钱赚得一干二净,要留一点给别人。

◆第15封信做目的主义者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态度,也就决定了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至于结果,很快就能见分晓。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首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态度不是一件无法办到的事,你只要始终相信能够做到,你就成功了一半。

明智的人总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度。

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人的最终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制定的目标的本质和大小,而这个过程中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几乎与之无关。

目标就好比钻石:如果要体现它的价值,那它就必须是真实的。

◆第16封信拒绝与消极人士来往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有明确的想法,有两种人是我坚决拒绝与之交往的。第一种人是那些完全对现实投降以及安于现状的人。第二种人是不能坚持挑战到底的人。

我们不能阻止他人成为那些无聊的消极分子,但我们要保证自己不被那些消极人士影响,导致我们的思想水准有所降低。

◆第17封信要有竞争的决心

战争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让它来吧!而在这个世界上,竞争一刻都不会停止,我们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讲究规矩,因为规矩可以创造关系,关系会带来长久的业务,好的交易会创造更多的交易;否则,我们将提前结束我们的好运。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不会攻打与他毫无利害关系的碉堡,而是要全力摧毁那个至关重要、关乎攻城行动的碉堡。

要想在竞争中获胜,较为关键的是你要保持警觉,当你不断地看到对手想削弱你的时候,那就是竞争的开始。这时你需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也需要知道友善、温情可能会害了你,而后就是动用所有的资源和技巧,去赢得胜利。

◆第18封信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

最实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写在《圣经》之中,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者呢?我想那是因为真正相信自己能够撼动山峦的人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自然不多。

当我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就自信我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强烈的自信激励我想出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法、手段和技巧,一步步攀上了石油王国的顶峰。

◆第19封信欲得完美想法,必先具备许多想法

重要的是一种信念——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

人都相信,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好的方法就如创造性的想法那样多。

◆第20封信永远做策略性思考

我们都必须确认自己所拟定的是策略,而非手段。策略的本质是弹性的、长远的、多面向的、大格局的。它们强调的是如何成长或扩大利润这类的成果,而不是某个可衡量的目标。同时策略所提供的是一个大方向,而非达到成功的唯一方式。

要做一名乐观主义者。无论情况看起来或是实际上有多糟糕,请擦亮眼睛找出其中蕴含的无限希望——永远不要放弃寻找,因为希望永远存在。

◆第21封信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最常见的借口,就是健康的借口,一句“我的身体不好”或“我有这样那样的病痛”,就成了不去做或失败的理由。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生理上的毛病。我经常提醒自己:累坏自己总比放着朽坏要好。

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不在于你有多少聪明才智,而是如何使用你已经拥有的聪明才智。要成为一个好的商人,不需要有闪电般的灵敏,不需要有非常惊人的记忆,也不需要在学校名列前茅,唯一的关键,就是对经商要有强烈的兴趣和热心。兴趣和热心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不论他面对的是烦琐的小事、艰巨的任务还是重要的计划,只要他执着热忱地去完成,成果会远胜于聪颖但是懒散的人。因为,专注与执着占了一个人95%的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只靠运气成功,他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我不妄想靠运气获得胜利等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所以我集中全力去发展自我,修炼出使自己变成“赢家”的各种特质。

◆第22封信谁都有机会成为大人物

在《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圣言:“你们是世上的盐。”

这个比喻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盐食之有味,又能洁物、防腐。人们来到世上来就是要净化、美化他们所在的世界,他们要让这个世界免于腐败,并给予世人更新鲜、更健康的生活气息。

◆第23封信花时间让自己富裕起来

我不能说,财富的多少可以用来当作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但几乎毫无例外的是,你可以利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第24封信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自我年少时,我就笃信一条成功法则: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是如此。

我极为推崇“勤奋出贵族”这句话,它是让我永生敬意的箴言。

结束生命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

约翰,我今天的显赫地位、巨额财富不过是我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劳动和创造换来的。

◆第26封信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林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

碰到困难时,我们要再战一回合。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无限的潜能,除非我们知道它在哪里,并坚持利用它,否则它毫无价值。

◆第27封信抱怨只会让优秀沦丧

如果我能将每一个阻碍视为了解自己的一个机会,而不是纠缠于他人对我做了什么的问题上,那么我就能在领导危机的围墙外找到新的出路。

我自问:我在哪些方面应该对自己负责?在哪些方面,部属们要为我负责?领导者并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因此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一概负责。

将重大责任托付给部属,并让他了解我给予的充分信任,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帮助。所以,我不会将部属必须并且能够负担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在抱怨声中,一支精锐之师也会变成乌合之众!

在对话中,拥有权力的人是聆听者,而非陈述者。

真实的倾听是不具任何防御性的。即使你不喜欢这个信息,你也应该倾听了解,而非立即做出回应。

注地倾听不太像是一种技巧,它比较像是一种态度。

◆第28封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而勤奋工作却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我们享受成功所付出的代价,财富与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一个人活着,必须在自身与外界创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点尊严的东西。

◆第29封信让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些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的职责就在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