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去哪儿了来自银行报表的线索 [复制链接]

1#

报告要点

近期,市场“宽”信用预期升温,但大家对信用环境后续演绎仍有分歧。本文挖掘上市银行信息,利用贷款流向等勾勒真实信用环境,提供不一样的参考视角。

一问:贷款反映了怎么的实体需求?居民购房回落、消费低迷,企业需求走弱

上市银行贷款规模大、数据相对公开,可作为观察信用变化和经济动向的微观视角。本文共梳理36家上市银行数据,贷款余额合计规模占全国比重稳定在60%左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整体增速趋于回落,年中较年底回落0.5个百分点至11.5%,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拖累较为明显、回落均超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7.6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增量占全国比重近60%。

贷款变化指向居民购房回落、消费修复偏慢,及企业需求走弱。上市银行可比口径数据显示,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减少超10%,信用卡贷款增量低于疫情前水平,与全口径中长期和短期消费贷的回落指向一致,均反映地产调控下居民购房回落,及消费修复偏慢。年中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逐步放缓、新增量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同时票据融资持续大幅冲量,皆指向实体融资需求的走弱。

二问:贷款主要流向哪里?基建增加,制造业缩量、结构优化,地产大幅收缩

企业贷款主要流向基建、租赁商务和制造业等,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虽有放缓,但结构明显优化,多流向产业升级领域。可比口径上半年新增贷款中,交运仓储、水利环境等基建规模居前,合计占比达32%、较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而批发零售、制造业新增贷款占比同比回落0.3和2.8个百分点至9%和16%,其中制造业贷款虽有缩量、但中长贷款增加,主要支持高端制造、5G产业链等。

地产相关贷款明显收缩,尤其是部分集中度考核压力较大的银行贷款回落较快。全口径贷款中,地产开发贷和个人住贷增速分别由年初的6.2%和14.2%降至二季度的2.8%和12.6%;上市银行可比口径下,国有大行地产贷款增速回落近4个百分点至8.8%,股份行和城商行回落幅度更大、分别下降7和12个百分点至14.4%和15.2%,或与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地产贷款集中度考核压力较大有关。

三问:贷款变化的影响?调结构和需求分化下,信用环境由紧转松并不容易

贷款流向,映射*策调结构思路,及实体需求的分化。上半年新增贷款集中在基建链、租赁商务等服务中小微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而地产相关贷款明显缩量,与信贷*策“有保有压”紧密相关,调控贷款流入地产领域的同时,增加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等支持。贷款流向也一定程度反映需求不足和结构分化,除基建链外,反映内生动能的制造业贷款回落,租赁商务代表的中小企业需求也走弱。

伴随潜在增速下台阶,信贷、社融等反映信用环境的指标弹性趋于下降,信用环境由紧转松并不容易。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合意区间已然下了台阶,与之相匹配的信贷、社融增速中枢也随之下移、弹性趋于下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需要在“新”基准下展开。*策调“调结构”、“防风险”下,传统引擎的受限,叠加实体需求走弱、结构分化,或使得信用环境由紧转松的节奏和结构不同于传统周期。

风险提示:监管*策收紧,债务风险暴露。

报告正文

一问:贷款反映了怎样的实体需求?

上市银行贷款规模大、数据相对公开,可作为观察信用变化和经济动向的微观视角。本文共梳理36家上市银行数据,贷款余额合计规模占全国比重稳定在60%左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整体增速趋于回落,年中较年底回落0.5个百分点至11.5%,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拖累较为明显、回落均超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7.6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增量占全国比重近60%。

居民住房贷款下降、信用卡贷款低于疫情前,指向居民购房回落、消费修复偏慢。上市银行可比口径数据显示,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4万亿元、同比缩量超10%;信用卡贷款①合计新增亿元、不及年同期的亿元,与全口径贷款指向一致;以住房按揭贷为主的中长期消费贷增速,和消费为主的短期消费贷增速,8月分别较高点回落5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前8个月增量规模低于年同期。

①6家上市银行分别为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放缓、票据冲量凸显,反映实体需求走弱。上市银行可比口径显示,上半年企业贷款增量达5.9万亿元、高于以往同期,占全口径比重抬升至71%。而全口径贷款上半年低于年同期,主要受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拖累,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年中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逐步放缓、新增量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同时票据融资持续大幅冲量,皆指向实体融资需求的走弱。

二问:贷款主要流向哪里?

上半年贷款主要流向基建链、租赁商务、制造业等,但除基建链外多数增长放缓。上市银行分行业贷款数据显示,截至年年中,交运仓储贷款余额最大、占比达16.5%,如果加上水利环境和电燃水,基建相关贷款占比达33.6%,制造业和租赁商务也居前、占比均超过15%,地产贷款也不低、占比达10.7%;除基建外,制造业、租赁商务、地产和批发零售等贷款增速均回落。上半年新增贷款中,交运仓储、水利环境等基建规模居前、高于年同期,合计占比达32%、较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而租赁商务、制造业贷款均低于年同期。

制造业贷款增长放缓、结构明显优化,多流向高端制造等产业升级领域。上市银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可比口径增速有所回落、较年底下降5个百分点至8%,股份行和城商行回落幅度较大。制造业增长放缓的同时,结构明显优化,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带动其占比显著抬升;部分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制造业贷款多投向高端制造、5G产业链、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升级领域。

地产相关贷款明显收缩,尤其是部分集中度考核压力较大的银行相关贷款回落较快。全口径贷款中,地产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余额增速分别由年初的6.2%和14.2%降至二季度的2.8%和12.6%,创近年来新低;上市银行可比口径下,国有大行地产贷款增速回落近4个百分点至8.8%,股份行和城商行增速回落幅度更大、分别下降7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至14.4%和15.2%,或与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地产贷款集中度考核压力较大有关。

三问:贷款流向变化的影响?

贷款流向,映射*策调结构思路,及实体需求的分化。上半年新增贷款集中在基建链、租赁商务等服务中小微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而地产相关贷款明显缩量,与信贷*策“有保有压”紧密相关,调控贷款流入地产领域的同时,增加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等支持。贷款流向也一定程度反映需求不足和结构分化,除基建链外,反映内生动能的制造业贷款回落,租赁商务代表的中小企业需求也走弱。

调结构背景下,贷款集中度等,对地产相关融资的影响仍在持续显现。不同以往,本轮地产调控手段更加侧重房企融资监管(详情参见《地产调控,这次不一样?》),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考核等,对地产杠杆行为形成硬约束。上市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年上半年,仍有2家国有大行、4家股份制银行,及至少4家城商行,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高于考核要求。贷款集中度等约束下,地产链条已全面降温,商品房销售趋势性回落,进一步加大房企融资压力,进而拖累地产债务、拿地和投资等。

伴随潜在增速下台阶,信贷、社融等反映信用环境的指标弹性趋于下降,信用环境由紧转松并不容易。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合意区间已然下了台阶,与之相匹配的信贷、社融增速中枢也随之下移、弹性趋于下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需要在“新”基准下展开。*策调“调结构”、“防风险”下,传统引擎的受限,叠加实体需求走弱、结构分化,或使得信用环境由紧转松的节奏和结构不同于传统周期。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上市银行贷款规模大、数据相对公开,可作为观察信用变化和经济动向的微观视角。贷款变化指向居民购房回落、消费修复偏慢,及企业需求走弱。

(2)企业贷款主要流向基建、租赁商务和制造业等,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虽有放缓,但结构明显优化,多流向产业升级领域;而地产相关贷款明显收缩,尤其是部分集中度考核压力较大的银行相关贷款回落较快。

(3)贷款流向,映射*策调结构思路,及实体需求的分化。伴随潜在增速下台阶,信贷、社融等反映信用环境的指标弹性趋于下降;传统引擎受限,叠加需求分化等,或使得信用环境由紧转松的节奏和结构不同于传统周期。

风险提示:

监管*策收紧,债务风险暴露。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贷款流向全景图对外发布时间:年09月26日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伟SAC编号:S2邮箱:zhaowei1

kysec.cn

杨飞SAC编号:S4邮箱:yangfei1

kysec.cn

马洁莹SAC编号:S1邮箱:majieying

kysec.cn

课程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各项成本不断上升,竞争越趋激烈,息差收窄,利润增速趋缓甚至停滞。如何降本增效,提高银行竞争力?如何制定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如何有效分析经营情况,引导业务发展?如何落地敬业目标并从内部挖潜提升绩效?

本课程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实例演练,为学员展示一个系统、科学的经营分析与财务管理体系,帮助学员了解如何分析当前经营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如何使用FTP工具,引导业务发展;如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如何明确并量化公司的经营目标、制定并不断调整经营计划;如何建立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用于降本增效的经营机制。以经营分析手段为方法论,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为标尺,配合责权对等的组织架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经营机制、科学的运营作业流程、严格的过程管控,让经营目标的实现变得简单。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分别于年10月15日-10月16日在成都和年11月12日-11月13日在杭州举办《商业银行经营分析、高效财务管理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务案例》,本次课程将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优秀管理成果的业内专家授课,欢迎各金融企业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报名参加。

资深实战嘉宾

A老师特邀嘉宾

现任某商业银行总行部门负责人。

多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的从业经历,曾先后在外资投行总部、股份制银行、上市银行任职。曾主持资金转移定价、司库管理改革、经济资本配置等重大资产负债管理项目,擅长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经营分析、绩效考核、资产负债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并多次受邀为银行作相关专题培训。

B老师特邀嘉宾

曾任某金融机构财务总监、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讲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MBA导师

林老师拥有19年上市及大型企业战略运营、机制创新、财务管理经验,精通企业战略实施、经营机制创新、组织变革、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与人才激励体系,融合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组织再造与细分、人才激励体系,打造让全体员工主动发挥积极性与创造力为企业将本增效的价值创造体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四期)、浙江大学总裁班(连续八期)、清华大学总裁班(连续四期)、清华大学总裁班(连续六期)、广东财务大学MBA班(连续四期)

课程提纲

第一讲:高效财务组织架构与财务管理方法论

一、建立高效财务三支柱组织

1、财务需走向业务、走向业财融合

2、高效财务三支柱架构

3、SSC共享中心建设

4、财务BP建设

5、财务运营信息系统

6、高绩效财务团队建设与文化建设

7、财务人才素质模型及差异化培养方案

二、财务管理运作方法论

1、财务BP协助业务完成经营绩效目标

2、PDCA循环是财务BP运作方法论

3、财务BP如何支持业务部门发展

第二讲:绩效管理PDCA体系搭建

一、组织责任单元定位

1、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

2、产品条线是利润中心还是成本中心

3、分支机构是收入中心还是利润中心

4、产品条线与分支机构的责权划分

5、划小责任单位

二、组织经营预算目标与实施策略

1、战略制定与实施策略

2、年度经营目标与分解

3、具体策略与行动计划

演练:组织责任单位划分与定位、预算目标分解

三、部门与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1、绩效指标制定工具-平衡积分卡

2、业务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3、产品条线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4、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四、绩效过程管理

1、细化核算单元-分产品与分机构核算

2、业务过程管控方法论-三盯三到、三报四会

3、过程管控:同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