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文林大山一样的情怀
TUhjnbcbe - 2024/6/4 18:44:00

在离我老家县城以东5公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连仞山;在女娲采石补天的连仞山下,有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叫“圪垛”;在这个形如“猫耳朵”的村庄里,出了个人物叫苏文林。一个让大名鼎鼎的白长生老师不惜笔墨、连篇累牍赞美的人物,诗曰:

巍然高耸连仞山,千年寿州望东天。丹霞赤岭纵横错,绿松翠柏形影单。穷山昏睡无边月,苏君敢包七十年。玉露梨花香雪舞,桃红杏白山外鲜。

百亩田园成合围,一座楼宇势崔嵬。昔日荒坡生机唤,如今菜棚种草莓。大红樱桃灼似火,青紫葡架绕翠微。鸿福庄园胸怀广,不信春风唤不回。

蜿蜒九曲七里河,垂柳环绕进圪垛。砂石门砌红堡立,胶土路通松婆娑。红旗迎我进山坳,绿树牵手听唱歌。池塘映日天高远,老槐乡愁人乐呵。

白老师用他那支能写会画的笔,把个土眉土眼的小山坳写得如诗如画,恍若人间胜境;把个苏文林苏总写得堪比女娲再世,功若补天之石。乍一看,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第一次去圪垛村,不是因为苏文林,不是因为鸿福山庄,而是因为“圪垛”这个名字里透着的苍凉。

好像也是个夏末的中午,沿着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直达圪垛村。村口硕大的门石上刻着“圪垛村”三个红色大字,石门侧开,犹如碉楼,如钥锁关,别有气势。绿树掩映的村庄像猫耳朵一样从半山腰伸出来,颇有些神秘。逆坡而上,在一个老人的指引下去了鸿福山庄。

那时候的鸿福山庄是一栋别致的楼房,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显得很是扎眼。楼前是成片的大棚,大棚上着锁。似乎也不是采摘的季节,便进楼里转了转,楼上楼下转了好几遍也不见个人影。远处艳阳高照、孤山入云,大棚尽处似乎是个煤矿,高高的筒仓耸立着,有一些机械在来回穿梭。让人倍感孤独。

第二次去圪垛村,是跟着作协小分队去采风。那是个上午,应该有草霉可采。苏总在外边忙,我们便自顾自地在村里转了转。村口正在盖着一排窑洞,鹅池也基本完工。村内老宅院有十几处,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民居小院沿谷底向梁上分布、从沟口向沟掌延伸,次第排列。在红土山崖、瓜棚豆架的映衬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柴门前后,树影婆娑、浓绿花红,不时有淡淡的香味从矮墙上、门缝里、山谷中飘出来,躲躲闪闪,沁人心脾。苏总很晚才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少言寡语,似乎他才是客人。

年5月16日,油菜花开的季节,寿阳作协组织部分作家和诗人方阵走进圪垛村,走进鸿福庄园,走进“连天一仞”的油菜花海。我终于在网上看到了满目青翠、山花烂漫、池塘映日的圪垛村,看到了九曲回环、山体流丹、孤峰入云的连仞山,看到了油菜花般灿烂的苏总和苏总那油菜花般灿烂的笑容。

再次走进圪垛村,是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个童心萌动、天真烂漫的日子,乌兰牧骑文艺小分队与鸿福庄园联合举办了“大盆友六一夏令营”采风创作体验活动。

前村的路在整修,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快乐的心情。苏总“似乎”也放假了,早早地候在庄园。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如初长的玉露香梨般甜甜的小姑娘,她把我们迎进整饬一新的窑洞里。

窑洞的清凉抚慰着午后的阳光,苏总安静地望着大家,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而我却急切地想到那云路通天、“连天一仞”的地方,偎马脖以远眺,抚梨木而闻香。

苏总说,山路崎岖,车不好走,都坐咱的“梦幻”上吧。大家一听,兴致勃发,连几个本不想上山的女队员也顾不得香汗涟涟冲出窑外,都想看看怎么个“梦幻”法。结果车到跟前,却是一辆小型闷罐车,车厢内摆了两排塑料凳子。

大家觉得新奇,便提了服装、道具一拥而上。门闭、车开,热浪便从车体四周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梦幻”回转跳跃、蛇形而上,汗水和人一样颠簸着、跳跃着、飞溅着。大家如同蒸笼里的螃蟹,喊叫着、摇晃着。天性爱美的女同志们再也顾不得矜持,胡乱抓扯着对方,任“梦幻”弄乱了衣衫,任汗水冲刷了妆容。

终于到了“连天一仞”的地方。还没等车门完全打开,大家便箭也似地跳下来,深深地呼吸着山野的空气。快乐得像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摇曳的云彩如围在腰间的彩裙,流淌的丹霞如铺展在眼前的画作。那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如从林木间探出来的太阳,写满顽皮、写满童真、写满快乐、写满幸福。此时的苏总,就像一个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班主任老师一般,抵抗不住节日里孩子们的快乐,却又不好意思放下既往的威严,只好远远地、笑盈盈地望着大家。

活动在“连天一仞”的玉露香梨种植园拉开序幕。六月的梨园,香梨初挂、绿叶葱茏。苏总与队员们一道,在绿叶掩映的田间地头,举行了隆重的红领巾佩戴仪式,重敬了队礼、重温了入队誓词,重唱了那些远去的时代之歌。用童年的烂漫、成年的庄重与那挂果的香梨一起歌唱着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成就,歌唱着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

夕阳西下,连仞山下的圪垛村火树银花。在充满边塞风情的蒙古包前,小分队再次以磅礴的激情为村民们表演了《盛世欢歌》、《坐宫》、《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寿阳美厨娘》、《让我们荡起双桨》、《生死交响—屈原颂》、《连仞山植树》、《站在连仞山望北京》、《驿路情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和别具特色的蒙古舞等节目,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并一再加场。

从村口边的蒙古包向县城望去,村头两棵挂满彩灯的大树如立在山峁上的华表,昭示着圪垛村人民远大的理想、无私的奉献与满满的幸福。

圪垛村的夏夜,新月斜挂、凉风习习。我们不得不与苏总和圪垛村的村民们依依惜别。并相约金秋时节再来圪垛村,与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回望灯火辉煌的圪垛村,宛如守护在连仞山下的一条巨龙,劬劳、执着,沉稳、静默。

当我们绕村而行,看桃花盛开、山体流丹的时候;当我们盘山而上,看屋脊分水、牡丹飞白的时候;当我们在云路通天的地方,看寿水曦照的时候;当我们在河柳闻莺的季节,月谷言情的时候;当我们约三五好友鹅池泛舟、窑洞听风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过,苏文林总与他的伙伴们经过了多少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了怎样的荆棘载途和艰难困苦?

这是一部浸满汗水的史诗,用热血铸就的坚守;是一部写满理想与奋斗的履历,用时间和金钱筑起的成就。十年哪!人生又有几个十年?!苏文林和他的伙伴们就这样毅然决然地投资万元,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累积的财富,在资本对农业农村望而止步的时候,在余亩的荒山荒坡上,平整土地亩,建起了大型拱棚12座,智能化育苗棚1座,综合大楼一座,无公害大田种植基地亩,羊场1座,鸡场1座,鱼塘2座;种植苹果、玉露香梨、核桃、杏、桃、大樱桃、山楂等各类果树万余棵,苦参、黄芪、射干、黄芩等中草药材亩,草莓、大樱桃、珍稀蔬菜68亩;并大力发展土鸡、山羊、鱼养殖和绿色餐饮旅游业。让这个不足人的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年,在我们眼里似乎很短,但在奋斗者眼里,却是一分一分土地的开垦,一株一株树木的种植,一粒一粒种子的播撒;是面对困难和挫折,一天又一天的忍受,一点又一点的克服,一年又一年的坚持。

如女娲补天,需要经历常人不能体会的艰苦,需要付出常人不能体会的努力,需要承受常人不能体会的折磨。需要的不是震天动地的口号和夸夸其谈的作秀,而是“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折神鳖之足撑四极,采山石以补天空”的信念、智慧和勇气,是对这片土地深切的依恋,是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充分了解,是对自然与科学的敬畏,是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彻悟。

据《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分析,我国的旅居康养行业投资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加持,巨大的发展空间的诱惑,但由于农村生态旅居康养产业具有“规模大、回收期长”的特性,且农村市场开发困难大、风险高,所以绝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农村生态旅居康养产业仍持观望状态,目前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投资建设养老公寓,康养社区等。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大批像苏文林苏总这样“敢于吃第一个螃蟹的人”倾尽自己的全部家当投资到荒山野岭、山庄窝铺中。

据不完全统计,受投资结构和资本避险因素影响,已投资的生态旅居康养项目约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勉强持平,仅有10%能够赢利。获利窗口仍未打开。加之疫情影响,获利期限必然还会拉长。

鸿福庄园经过十年的建设与打拼,大棚林立、硕果累累、已然初具规模,但尚需巨大的资本和精力投入。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美丽的冲动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需要巨大的非凡心和承受力。我们在苏总的脸上,读到的不是气馁和急躁,而是满满的信心和希望;读到的不是对未来利润的追求,而是刺梅一样火热的理想、大山一样沉稳的情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我想这才是苏总。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文林大山一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