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输得非常惨
TUhjnbcbe - 2024/8/29 17:44:00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那么,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败得非常惨?

第一,中日两国对战争的准备态度,完全不同。

日本,自古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为什么?这个也不难理解,就是一个字:穷!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还频繁发生,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代,就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都吃不饱肚子。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日本,很长时间,连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都无法解决,日本人在地上直挖下去,洞口用茅草挡住雨水,洞中间插一根木棒作为爬出洞口的工具,日本人称之为“直洞”。

而他们的邻居,中国,尤其是唐朝的中国,成为了日本人嫉妒羡慕恨的对象。京都的皇宫是仿照大唐修建的,政治制度也是照搬照抄唐朝的。日本人个头矮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长时间没有畜牧业,日本人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吃不上肉、喝不上奶。

一边是要啥啥没有、吃饭都成问题的岛国,一边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国家富强的中国,穷得实在受不了的日本人,只好冒险渡海,到中国的沿海抢劫。于是,我们熟悉的一批人——倭寇,出现了。

依靠抢劫中国人的倭寇,尝到了甜头,吃到了肉喝到了奶还抢劫到了这辈子都没见过的金钱、银两。于是,这种行为开始变为了国家行为。明朝万历年间,年,日本大将丰臣秀吉带领日军打到了鸭绿江边,他有一个疯狂的计划:打过鸭绿江,踏上富饶美丽的的中华大地,建立一个日本人掌管的中国,虽然,在明朝军队的打击下,丰臣秀吉的幻想破灭了。但,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日本人的“大陆梦”,从此在日本统治者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这个梦想,到了明治维新,日本被西方被迫打开大门以后,再一次被点燃了。

明治天皇非常清楚,日本还是一如既往地穷,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日本沉没”的传说就像一个永远挥不去的噩梦,深深地植根在骨子里。明治天皇,经常在梦想中惊醒,面对这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民族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经常涌上他的心头。不行,我必须继承丰臣秀吉的未完成的事业,让美丽富饶的中华大陆成为日本的领土,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日本臣民的真正拥护!出征吧!我们日本人穷,但我们可以到对岸的大清国去抢!

年,明治天皇正式登基。此时,距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26年,日本已经开始为了征服中国做各项准备。

首先,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人开始改变学习对象,不再仅仅学习中华帝国,而是开始“脱亚入欧”活动,明治天皇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代表团,去欧美取经,学习欧洲的政治、军队、社会制度等等各方面知识。日本开始了君主立宪制,有内阁、有议会,开放了党禁和报禁,实行多党制,

其次,日本的军队改革也同时开始。日本废除了武士阶层,颁布了征兵令,实行全民皆兵的义务兵役制。成立了“总参谋部”和“战时大本营”。

另外,日本早早就开始了军事装备的准备。明治天皇宣布,年开始,未来的八年,日本国内收入最高的两项税收——酿酒业和烟酒业,政府不能拿走一分钱,全部用于陆军和海军的建设。明治天皇更是以身作则,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年从生活费中挤出1/10(30万元),各个级别的大小官员也每年捐出工资的1/10,作为购买和建设军舰的费用。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打赢与清朝的战争。

反观大清帝国,在日本全民皆兵,开展战争准备的这些年里,清朝并没有发觉日本人的野心,或者说没有时间关心这个事,因为,朝廷内部在进行着残酷而又复杂的权力斗争。

甲午战争中,与日军进行正面对战的是北洋水师。对于这只军队的领导者李鸿章来说,北洋舰队和淮军就是他的权力的基础,也是权力最保险的保障。所以,李鸿章一再躲避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一再要求北洋舰队“避战保舰”。而朝廷中的其他封疆大吏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当甲午战争爆发时,李鸿章根本就得不到其他官场同僚的帮助,清朝全国有四支舰队,陆军近百万,但战争打得最激烈之时,其他派系的军队只是袖手旁观,隔山观虎斗,与日军进行战斗的始终只是北洋舰队和淮军。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以及战争爆发之后,满朝文武官员,想的只是自己所在权力集团的利益,每天考虑的问题的互相斗争,争权夺利,而不战争,不是朝廷,不是国家。连李鸿章都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吾以一人而敌一国耳!”

第二,战争爆发时,双方的武器差距已经很大了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和清朝双方对武器装备的研发重视程度,截然相反,这就造成了在实战中双方的巨大差距。

首先说炸药。年,日本一个叫下濑雅允的工程师,研制出了改进版的苦味酸炸药——下濑炸药。

下濑炸药的杀伤力比苦味酸又前进了一步,它爆炸后燃起大火的中心温度可以超过一千摄氏度,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所以能在钢铁和水中燃烧。

为了打赢与北洋舰队的海上决战,从年1月起,日本海军就开始装备这种用下濑炸药填充的炮弹。值得说明的是,全世界装备了这种炮弹的,只有日军。

那么,再看看日军的对手,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仍然使用传统的黑火药,但即使是黑火药,也不是每枚炮弹都能填充。不装火药,那么装什么?答案是:砂子和泥土。

为啥要这么做?很简单,因为北洋舰队缺钱。火药是很贵的,而砂子和泥土到处都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日本人已经研制出来下濑火药并装备部队的时候,清朝的炮弹还不能实现国产,只能依赖进口。

然后再说战舰的组建思路。

清朝的海军建设,沿用鸦片战争的“大炮巨舰”的思路,斥巨资购买铁甲舰。“定远”和“镇远”舰安装了毫米口径的巨炮。最之,清朝认为,军舰的装甲越厚、舰炮的口径越大越好。

而日本,紧随世界潮流,年以后,世界海军兴起一种理论,那就是重甲巨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军舰应该牺牲重武器和厚装甲来换取高航速。日本海军注意到了这种理论,并大部分地吸收了这种理论。日本舰队的几艘战舰,平均航速达到了20节,足足比清朝海军快5节。

同时,日本海军开始大量装备速射炮,发炮的速度是清朝海军的6倍。这就相当于清朝海军用步枪和日本海军的机关枪在作战。

最终,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在甲午海战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双方一交火,清朝的北洋舰队,中弹的舰船都燃起了大火,火烧得十分剧烈,即使清朝士兵用消防水柱去浇,仍然没有扑灭的迹象。这种下濑火药引起的大火,能够在钢铁和水中燃烧,钢板在烈火中已经被烧的变形,人踩在上面,鞋底顿时冒出一阵青烟,如果不小心摔倒,就能换来一块块焦炭似的皮肤。

而北洋舰队的炮弹,打中日军舰船上,只能打出一个洞来。

最后,再说说,舰船上烧煤。

为什么要提煤的事呢?因为,真是因为北洋舰队烧的劣质煤,造成了所有北洋舰队的战船,都跑不出理论上的航速。在战斗中,被日本舰队远远地落在后面。日本战舰凭借着比北洋舰队高出几节的航速,随意穿插、迂回、包抄甚至是逃跑。而北洋舰队的战船,像蜗牛一样,追不上,跑不过,打不着。

谁这么大胆,敢给北洋舰队提供这么劣质的煤?答案是,唐山开平煤矿总办张翼。张翼之前的身份,是海军大臣醇亲王的管家,是李鸿章保举升为开平煤矿的总办。开平煤矿的最大股东是直隶总督衙门,供给北洋舰队的煤属于行政调拨,煤运过去,找有关部门结账,结果是没钱,连个成本价都不给。久而久之,张翼只能用碎煤渣来应付交差。

第三,中日双方的日常训练水平截然相反。

按照《北洋水师章程》规定,在北洋舰队常年停泊的基地威海刘公岛,除了丁汝昌,各级军官都不得在岸上买房子,必须常年住在舰上。但这一条是基本没人遵守的,比如方伯谦就在威海、烟台、大沽、上海等地拥有多处房产,姓方的一人名下有多套房子。

丁汝昌不仅在刘公岛上盖了自己住的房子,还修建了大批商铺用于出租,然后这些租金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聪明的方伯谦发觉了这个发财的机会,也搞了不少出租屋,于是两位房东大人因为争抢租客问题,进行骂战。

买这么多房子,自然是为了找小三的方便。书生意气强的方伯谦先是与丁汝昌同时看上一位妓女,发生矛盾,然后又与刘步蟾同时想娶一个美女小妾而差点拔刀相向。

腐败是从中高层开始的,那就不得不影响普通士兵。上行下效,历来就是腐败学得最快。

在刘公岛基地的周边,有一排排的娱乐场所,包括赌馆、鸦片馆、茶楼、妓院等,从头数过去不下50家。它们都与军方相关,将领们有时是作为顾客来照顾生意,有时是作为幕后老板来照看生意。而大家每年最盼望的就是冬天的到来,一入冬,就可以带着军舰去南方过冬,然后泡在上海或者香港的花花世界里,乐不思归。

几年时间里,新兴的北洋海军就这样像八旗绿营一样迅速全军腐化了。

大家都忙着赚钱和享受,海军战术问题是没有人来研究的,备战工作也不是认真去办的,日本海军的情报,也是没人去收集的。

日常的训练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当有领导来视察时,旌旗蔽日,把定远和镇远拉出,巨舰出海,让领导高兴一下。如果要看实战演练,也很好办,靶子早就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准备好,几个预定的开炮点也设置好,检阅开始,军舰开到这些预定地点,闭着眼睛发几炮,百发百中,总算摸索出了一条具有北洋特色的让领导满意的视察模式。

反观日本,为了打赢未来与清朝的战争,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小孩,刚刚断奶就被送到幼年军校。然后一直读到相当于大学的士官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如何作战展开,而作战的核心只有两个字——进攻。

举个例子。在考试的时候,老师冷不丁抛出一个问题:“前方发现敌军!”如果你下意识地问一句:“有多少人?”那么你完了,标准答案是:“进攻,包抄消灭敌人!”如果老师再来一句“敌众我寡,有利防守”,你要是真的来一句“防守”也完蛋了,标准答案是:“想办法包抄进攻!”

而学校里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们在电视里听过多次的那句话“为天皇陛下尽忠!”

大家知道了,这些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参谋,就是一群狂热的战争分子,一堆极端的战争机器。长期封闭的军校生活使他们跟社会脱节,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社会,只知道听命令。如果让他们去打火星,估计也会去的。而他们上了战场最喜欢做的只有一件事包抄。他们相信只有把自己置于死地,才能绝处逢生。为了取胜,他们是不惜血本的,也不在乎伤亡,什么人体盾牌、人肉炸弹,通通都用上。

这样的两支军队,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战争还没开始,胜负已定。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因为篇幅的限制,其他原因我就不再细写。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输得非常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