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发财,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财富与修行的关系呢?
《大学》专门讲了二者的关系:“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我认为,保富法中的“富”不能单纯地认定为财富,而是人生智慧,或者说是人生长久的幸福。
我们活在世间,都想人生有所收获。那么,真正的人生收获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财富。事实上,财富从来不是人生的真正收获,只是人要维持生计的必需支持而已。
我们活着,应该追求什么?我的观点是,追求心性的提高,或者说,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才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
如何去让心性提高呢?我的观点是:利他。因为只有利他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心性。因为利他即是慈悲,即是仁爱,即是“止于至善”。
不少人都认为,财富仅仅是指金钱,所以要拼命挣钱,并且用钱的多少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事实上,人生百年,真的需要这许多的钱吗?每天吃三餐,晚上睡在床上,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我在生活中看到,有的人拼命挣钱,拼命挥霍,却不舍得用钱来做善事。他们不知道,钱只是外物,钱不能光是积累,而要流通,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挣来的钱来行善。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不能富过三代?因为成长在金钱堆中的子孙已经完全没有了奋斗生存的能力,除了继续挥霍之外,什么也不会做,这样的家族,又怎么能富过三代呢?
反之,象孔子、范仲淹给家族传承下来的,却不是金钱,而是做人的道理,是利他的精神。结果,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可以说,我们传承前人的不是财富,而是精神,精神即是财富,而且这样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后代们努力上进的最好动力。
由此说,所谓保富,是保什么样的富呢?《保富法》的作者是聂云台,他是曾国藩的外孙。他通过自己的实践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并且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实答案。
我们都想过上幸福的日子。如何获得幸福?是通过追求财富来获得幸福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是通过修养身心,提高精神境界,这样才能找到精神上的圆满。
作为中医人,我一直在学习并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我自己深刻地体会到,欲望越少越好,特别是对于金钱的欲望。因为金钱是外境,容易影响内心的安和。
我追求《内经》的境界: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这里有道,这个道是真理,能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停下追求财富的脚步,不妨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我们所追求的财富真的是人生真理吗?
有财富当然很好,但若迷失于财富之中,那还不如没有财富。读过《保富法》,我的体会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来善待今日之财富,以心为本,重在养心修心正心,这样才能真正让财富为我所用。否则,若被财富所牵引,把大好人生迷失在追逐财富之中,甚是可惜。
中医不但是治病的医学,其中也有关于人生修行的大道,我学习并实践中医,我很开心。学而时习之,把中医里的道实践出来,我感觉人生很有收获。(董洪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