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听了别人说女孩要富养自己,就浑身上下都买的名牌,整个人“奢华”得不像她了。
别人劝她别花那么多钱,她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嘛,女人就是要富养自己啊,不然青春很短暂的!”
一边夸张地笑着,一边展示她的香水、口红、新鞋、衣服……认为她花钱是天经地义的,跟别人没关系。
她还说,小时候父母没有富养她,而现在她富养自己没有错。
可是,我从她疲惫的神情中,就知道她过得并不快乐。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在一家小型公司做前台,就她这样的消费,肯定是薪水支撑不起她的野心。而真正的富养,也并不是她以为的“买买买”。物质富足可以满足你一时的虚荣心,却不能给你持久的愉悦。
女人真正的富养自己是:取悦自己。
这种富养,不是奢侈品和金钱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让你拥有坚定的步伐,和自信的微笑,无论发生什么,都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女人想要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学会富养自己,学会取悦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总要为自己好好活一次。
行善养福“世上一切,皆为因果。”
为人越大度,越容易得他人的心。
处事越厚道,越容易宽自己的路。
所有对他人的言行,最终都会回报在自己身上。
想要积攒好运,就要心存善;想要积攒福气,就要广结善缘。
一个人只有积德行善,运气才会越好,福报才会越深,人生也才会越顺。
行善,是在渡人,更是在渡己。心宽养寿林清玄曾和禅师有一段经典对话。那时林清玄感情受挫,满脑子都是寻死觅活的事。禅师规劝他:“你啊,需要修炼。”林清玄不解:“怎么修炼呢?”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林清玄苦笑一声:“说得简单,谁又能保证别无他念呢?”禅师答道:“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宽了,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命运无法操控,心态却可以把握。
心宽者,长寿,常乐。人勤养财古训有言:“春若不种,秋则无收;少若不勤,老则无依。”晚清名臣曾国藩,把“勤”字,当作兴家立业的根本。
他曾在给次子曾纪鸿的家信中写道: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家世代以此为训,为家族兴旺培养了勤勉的好家风。要知道,勤劳的双手,永远比空想的大脑,更能使人受益。
唯有行动,才能缓解焦虑,也唯有奋斗,才有资格日后享受。人勤,穷不久;人懒,富不长。阅读养心曾有人问作家梁晓声:“读书对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梁晓声回答:“读书,能让人拥有长期对抗孤独的能力。”
所有书籍里,都藏着一个小的人间。
若你觉得现实太苦,不如拿起一本书为灵魂寻找片刻的欢愉;
若你觉得困难无解,不如走进书中的人生,寻找一些对抗是非的动力。
当你读的书越多,就越不会被俗世所累,哪怕日后历尽沧桑,内心也能安然无恙。
热爱阅读的人,灵魂不会无趣,生活不会乏味。
读书,的确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自律养身自律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自救。
我身边总有人觉得,自律太苦,早起锻炼哪有赖床睡觉舒服。
然而事实上,自律和不自律,都要吃苦。
不同的是,自律吃的苦只是暂时的,不自律造成的苦却是长久的。
如果你问一个人,自律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他的回答可能是:
我吃上了一顿热乎的早餐,享受到了温暖的春光,做事情不再慌张忙乱。
但如果你问一个人,熬夜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他的回答可能只有:医院的账单。
很喜欢一句话:“自由的前提是自律,自律的顶端是享受。”
自律伴随痛苦,但必将带来新生,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能成就你的,只有自己。
人生变好,从自律开始。“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勤能养财,善能养福,阅读能养心,自律亦可养身。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生的命运。女人要富养自己,你的格局和思想才会更广阔,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打理好眼前的柴米油盐,心中仍存诗和远方。先学会爱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好好呵护自己、宠爱自己,自然会有人把你宠到骨子里。不要将自己的钱和时间,荒废在最好的年华里,让自己变得美好,是女人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