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穷养儿,富养女”,很多父母听完立马开始遵守了穷养的标准,即使家里条件不错,也开始刻意穷养儿子。然而殊不知,穷养一个男孩,至少“毁掉”三代人。
看着儿子自觉地过拮据的生活,为父母承担家务,帮父母省钱时,很多父母在一旁倍感欣慰,觉得孩子成长快很懂事,但是,这真的是好事吗?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穷养,穷养儿的准确含义是:让孩子从小体验挫折感,学会独立自强,培养出强大的内心。这才是穷养儿子的父母的初衷。
对一个男人而言,学会独立和自力更生是最重要的意义,有坚韧和顽强的性格,就不必担心出入社会被“风雨”压垮,因为他能自己在雷雨中站起来。
然而,现实中的穷养儿容易出现哪种情况呢?
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案例特别经典:一个小伙子原本家境不错,从小被灌输挣钱不容易、要节约、要艰苦简朴的观念。
本来是好的,但是据他回忆,只要想要买点什么东西,父母总是会以“浪费”理由拒绝,久而久之,他就觉得自己好像不值得父母花这个钱,在金钱上感到挫败感后,他就一心只扑在学习上,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一切仿佛正如父母预期那样发展,
但是当他出身社会面临独立的时候,本质问题就显现了,当他和另一名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起面试某公司的岗位时,却被对方挤下去了,小伙子很不理解,跑去问面试官。
面试官回答得很现实:因为他太不自信了,全程都在看地下,明明拥有金牌学历,提得工资却比另一位低许多,而那个岗位恰恰需要一个特别自信的人,所以觉得他不符合。
《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有句话很经典:贫穷不会给你力量,或是教你坚持。不,贫穷只会教你如何变穷。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高位的人对低地位的人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