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咸宁,在刘家桥村度过了一个上午的美好时光,下午去的隐水洞,溶洞的天然奇观令人目不暇接。
其实当天便可回汉。
只因一天的舟车劳顿,也想停下来修整一夜。
打算第二天去看看咸宁的市容,还想赶赶当地的早上集市。
来咸宁的感觉,一路见到最多的植物是山中多竹,一片一片的翠竹从眼前滑过时,当竹影在眼前摇曳时,心中有了景致感,画面感,诗意感。
即使到了这个季节,依然是一片苍翠逼眼,绿意翩跹。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幕阜山余脉。山势东高西低,山峦叠翠,山势连绵起伏。
虽然已经入冬,走在浓荫蔽日的山间路上,如同到达竹海。
潜山多树,亦多竹。多树所指:珙桐、秃杉、水杉、金钱松、马褂木、银杏等,是鄂南树木的种质资源库。
潜山竹多,其叶青青,四季青翠。潜山之竹的品类多而奇,好多品种都是我第一次所见。
观竹、赏竹、品竹,与竹在一起,自己也变得清明了不少似的。
有的竹,丛态秀美;有的竹,枝杆挺拨;有的竹,杆形别致;有的竹,绿叶婆娑;其品种有青皮竹、龟甲竹、佛肚竹、辣韭矢竹、方竹,斑竹、紫竹、金明竹、菲黄竹、菲白竹等。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感谢古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如此好诗写我意。
春天来了,新芽破土,嫩绿盎然,平添生机;
夏日来了,“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千株万株,攒簇摇曳,阵阵清风送凉意;
秋天来了,绕竹落叶,夹径萧萧,“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撩起多少文人思绪;
冬日来了,枝枝翠竹镶玉,飞鸟啄雪,静谧林寂。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喜爱竹,苏东坡爱竹,赵孟爱竹,蒲松龄爱竹,郑板桥爱竹……
诗人郭小川,曾下放到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他曾在此写下了《楠竹歌》的诗句:“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
竹,未破土而出,已有气节;竹,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我们到达潜山之时,虽然已是秋冬之际,天气却是出奇的晴好。
兴之所至,惬意而来。趁着和煦十分,趁着天高云淡,拾阶而上,“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竹林间,自有竹子投影台阶上。
亭前的这幅对联:“玉竹虚怀聚七贤,乔松傲骨侪三友”,令人感怀,令人思绪万千。
总是想写一篇关于竹的文章,因才疏学浅,一直未敢动笔。今天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个意愿!
这般秋冬之意,这次愉快之行,到此已是收获满满……
咸宁,是著名的“桂花之乡”,植桂历史已有余年的历史;
咸宁,是“温泉”之乡。
若有机会,你会来吗?
拍摄:清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