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竹妈妈
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在各大平台借钱的时代,不少年轻人身上都背着债务,甚至有的孩子还没有出社会就已经负债累累了。
对他们来说,借贷能让自己现在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光鲜亮丽,让同龄人露出羡慕的眼光,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借贷用来超前消费的行为,其实是在毁了自己。
“超前消费”毁了多少年轻人?
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做“负债者联盟”,里面有着形形色色定的负债任务,其中大部分都是90后以上的年轻人。
根据11月组内的帖子进行抽样统计,网友们发现了超前消费和游戏是“负债者联盟”中人群欠债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名大二的学生就曾在网络上求助,说自己因为在白条、花呗等向小额贷款中欠下了九千多元,而自己没有能力偿还,感觉十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帮自己渡过难关。
这个帖子发出来后,有网友表示自作孽不可活。
大二的学生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心智早已成熟,做事情也应该有自己的考虑。
在借钱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自己的消费水平和偿还能力,之后再决定是否借贷。如果这一层面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就贸贸然让自己背上债务,只能说是自讨苦吃。
还有网友表示,如果这名大二学生的求助能够被看作是正当行为的话,那就是这个社会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将“超前消费”视作正常的消费行为,而不顾未来需要承担的后果,这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入不敷出”有可能是常态。
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之后,很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终日活在“还贷”的阴影之下。
有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背上负债之后悔不当初,甚至因为无力偿还巨债而选择用死亡逃避现实。
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凋零,原本美好的生活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毁于一旦。
“负债者联盟”小组内的帖子,每一个标题都值得众人警醒,鼓励“超前消费”其实是一个大坑,无数年轻人浑然不知,兴高采烈地往下跳。
这一跳,就跳进了深渊。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超前消费”的行为呢?
·资本鼓吹“超前消费”
现在随手打开一个APP,大部分都能在其中发现一些借贷的途径。这种“借贷行为”贴上了“贴心生活,为你着想”的糖衣包装,令孩子降低了自己的警惕之心,成功骗取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去点击消费。
再加上铺天盖地地宣传广告,比如某个平台发布的五十多岁老父亲借钱给女儿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让你感受到借点小钱就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虚假快乐。
这都是资本鼓吹“超前消费”的糖衣炮弹,让一些年轻人为了自己向往的精致生活而借钱,提前支取自己未来的收入。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的孩子的攀比心理比较重,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当家庭条件无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时,有的孩子就会动上歪脑筋。
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够有钱到手,不需要经过父母的审问,也不用感受求人的自卑,于是网贷成为了一些孩子为满足自己虚荣心而“超前消费”的在最佳方式。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形成了高端消费习惯的孩子,为了保持自己的生活品质,只会不断透支自己未来的金钱。
·被商家忽悠“超前消费”
有的孩子在外出消费的时候,经常会被一些店员给忽悠,用一些小恩小惠忽悠孩子去办理贷款超前消费。
甚至还有一些商家专门做局欺骗一些看起来不经世事的孩子,允诺一些福利让孩子头昏脑热,一时不察中了招。
结果贷款是自己的,福利却没到手。
导致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商家太奸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明白弄是非的能力不强,不懂世道险恶,所以被忽悠“超前消费”。
教育孩子,请给他上好金钱这一课
·“超前消费”要谨慎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时,一定要告诫孩子“超前消费”要小心谨慎,不能掉进消费主义编织出来的精致陷阱当中。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不会富有。第一种是‘及时行乐’的人,而第二种是只知道存钱的人。”
“超前消费”就是鼓励众人及时行乐,透支未来的钱,享受当下的欢愉,不顾及更加长远的未来。
这样只会让孩子们越来越依赖于超前消费折中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很不利。
所以,一定要告诫孩子,慎重选择“超前消费”。
·合理规划自己的金钱
想要给孩子上好金钱这一课,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的金钱,将自己的财产划分为几部分,合理使用自己的金钱。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头昏脑热而出现“一掷千金”,掏空家底的行为。
让孩子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金钱,还能让孩子学会一定理财知识让钱生钱。
·养育孩子的时候要有度
有的父母在养孩子的时候选择“穷养”或是“富养”,但是却没有了解其中的真意,认为“穷养”和“富养”是跟金钱挂钩。
这就导致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给孩子建立起不正确的金钱观。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有度,不能够过分节俭,也不能够让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性。
————————————
图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