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00年,一名孝子遵从遗嘱,为父塑金
TUhjnbcbe - 2025/2/27 23:18:00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s7oekhn.html

年的一天,江西灵山脚下的村子里,林上水决定不顾众人的反对,做一件大事:给病逝的父亲林观荣举行“缸葬”,尸身置于家中供奉。

在村中,这样独特的丧葬方式还是头一回,村中人既好奇又害怕,更多的是指责林上水,身为儿子不让父亲入土为安,将其尸身如此折腾,逝者会无法安息。

林上水独自承受了这些非议,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苦等一千天,每日坚持为林观荣上香,只为完成父亲临终遗言。

年,林观荣出生于江西上饶县,因村子坐落于佛教圣地灵山脚下,林观荣自小便独具慧根,才智过人,不用务农的时候就喜欢到灵山上的寺庙中,和和尚们一同念佛,打坐修行。

随着岁月增长,他往山上跑的次数越来越多,眼见上山的路崎岖难行,每到下雨的季节,道路就泥泞不堪。不少佛教徒在山脚下望而却步,林观荣决定自掏腰包,亲力亲为修建一条上山的路。

林观荣凿下一块一块的花岗岩,将其铺设在泥泞上,他的虔诚和用心,大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多年下来,竟然修建成一条有两千多个台阶的路面。

虔诚的林观荣,曾经多次想成为佛家弟子,却无奈屡屡遭到家人反对。

林观荣是林家的独子,去出家岂不就是断了林家的香火吗?因此,大家希望林观荣,无论如何都要成家,将林家的血脉传承下去。

林观荣虽然虔诚,却不执拗,看着父母亲苦口婆心的规劝,他只好将出家的想法暂且搁下。娶妻生子后,为了将自己的精神传承下去,他决定为儿子取名“林上水”,寓意上善若水,大爱无边。

林观荣的种种举动,大家都看在眼里,村中众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可惜的是,林观荣一直认为自己与佛有缘,除了每日念经行善以外,人生再也没有特别的际遇,直到60年代的某一天,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的林观荣发现,随着去寺庙的次数越来越多,自己对荤菜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起初还能勉强吃两口肉,后来,连看到也会觉得难受。

自那以后,林观荣便拥有了一套专属的厨具,荤腥不沾,吃饭也和家人分开,后来更是独自上山与寺庙的僧人一起茹素。

当了解到佛家有“缸葬”的安葬方式后,林观荣表现出来非常大的执念,决意死后不用棺木,采取坐缸的方式。

何为“缸葬”?实为佛教的一种丧葬形式,已经延续一千余年。据说,采取缸葬的修道者,肉身百年不腐,将肉身塑成佛像,可以一直受后人香火。

这个想法一出,引发了全家人的反对,人死后怎么能不火化入土呢,恐怕是死后也不得安宁。但是,眼见林观荣身体强健,大家也没有当一回事,就只当作是林观荣随口一说。

寺庙里的和尚听说此事后,也前来规劝,林观荣再有佛缘,也是俗世中人,一切都要按照俗世中人的处理方法比较好,万一坐缸失败,后果是大家都无法接受的。

林观荣本人却非常坚持,他深知自己多年务农,身体早就吃不消了,因此,他多次吩咐儿子林上水:待自己死后,一定要为自己举行缸葬仪式。

林上水虽然十分不解,但是,他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平日里悉心照料着父亲的饮食起居,斟茶倒水都做得到位。对于父亲的吩咐,他从来都不会说一个不字,更何况,父亲就只有这样一个愿望,自己都不能满足,这更是不孝。

不料,就在年2月,林观荣突发脑血栓,病情恶化得极快,他的身体肉眼可见的一天比一天糟糕,后来就连话也说不出来。

在这样的光景中,忽然有一天,林观荣开口对儿子说,一定要为自己准备好坐缸的事宜。交代完最后的愿望不久后,林观荣便离开了人世。

父亲回光返照时的反复叮嘱,让林上水意识到,父亲并非一时兴起,为了满足他的遗愿,林上水将此事提上了日程,开始寻找能装下父亲尸身的大缸。

只是,父亲身形高大,即便是村中最大的缸也无法容纳,最后林上水决定,用一大一小两个缸安置父亲的尸首。

为了保持尸身不腐,林上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大批诸如桐油、木炭、石灰等防腐材料,为了让金身呈现坐姿,林上水还往缸中放了木凳。

按照父亲的叮嘱,林上水先在缸中放置了一层又一层的木炭和石灰,将林观荣的尸身置入后,摆成端坐的姿态,又将木炭及黄纸等物品填满缸中空隙。最后以桐油密封两缸之间的间隙,将此缸放置在菜地中搭建的木屋内。

根据林观荣所说,尸身要在缸中放置千日之后才能开缸,如果开缸的时候尸身能保持不腐不化,这才算得道,“肉神佛”便形成了。接下来只需将肉身镀上金身,便可以放在家中供奉。

苦等三年,开缸之日到了,林上水无比忐忑,倘若仪式失败,父亲的尸身就会化为一堆白骨。那么,林上水定要背负上不孝的罪名,无法向亲友交代。

缸葬在村中还是头一回,大家都想一睹肉身佛的模样,当天木屋外围满了好奇的村民,开缸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林观荣的遗体不仅没有腐烂,除了臀部有一点潮湿外,尸身完整,神态栩栩如生,整体呈现金黄色。

林上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连忙请了工匠为父亲加塑金身。林观荣的遗体被打上了厚厚的石膏,林上水还觅来一身得体的寿衣,穿在了金身身上。

一切准备妥当后,林上水将林观荣的金身放在了家中二楼客厅内,听闻不腐的金身容易被盗,林上水又细心地准备了一座小像,放在了父亲金身隔壁,每日以香火供奉。

这样一桩奇闻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对于林上水的行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林上水能为父亲做到这个地步,实在值得嘉许,更多的是则抨击林上水这看似荒唐的行为。

不可否认,虽然“缸葬”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现实生活中选择此丧葬方式的人并不多见,在传统思想中,逝者就应该长埋泥土下才可以安息,折腾尸身就是不孝。

一边是父亲的遗愿,一边是指责与批评,林上水表示非常无奈。毕竟选择“缸葬”并不比寻常的丧葬方式来得简单,为了能完成父亲的遗愿,林上水花费了不少钱和精力。肉身佛完成后,他还要定期打扫、保养,付出的精力远比火化遗体多。

旁人不懂林上水的心酸,将此事越传越诡秘,迫于无奈,林上水只好与村民们一一解释父亲选择缸葬的原因。

谈及父亲生前与佛结下的种种缘分以及他做过的好事善举,林上水的脸上还露出了崇拜之情,希望大家在听说了父亲的事迹后,能够不再传谣,还林观荣一份清净。得知上山的路是林观荣铺建而成后,村民们终于不再说三道四。

可是,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林家做客,因乐于助人而广交朋友的林家,一下子门可罗雀。亲友也不敢来拜访,一想到二楼有一座肉身佛,总觉得邪门,更有甚者,部分村民看见林家的房子就要绕路走。

对此,林上水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强求。自金身塑造好之后,他每月都去为父亲上香,久而久之,他也认为定是父亲生前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死后能如愿成佛,位列高僧之列。

回忆起父亲坐缸时的情景,林上水表示,三月份的天气,父亲的尸身并没有像寻常人一样变得僵硬,反而全身柔软,可以任由林上水摆出端正的坐姿。

江西的气候终年温暖,夏季炎热,父亲的尸身在这种环境下存放了三年仍然完好无损,着实是一件奇事,这正是父亲虔诚信佛,得道的象征。在林上水的眼里,父亲就是林家的守护神,金身放在家中可以保全家平安。

虽说此事带有一丝荒诞和神秘色彩,但有关专业人士表示,林观荣的遗体不腐并不是其得道的象征。相反,应该归功于林上水的处理工作做得完备。

缸中大量的石灰和木炭可以固定遗体,吸收水分,石灰还有杀菌、防腐的作用,两个缸以桐油密封,而桐油本就是良好的防腐材料,尸身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多年不腐也是可以理解的。

时隔多年,直到现在,林观荣的金身仍然安放在林家中,好比一具“木乃伊”,大家已经见怪不怪。身为局外人,我们没有资格评判林上水的做法是好是坏,无论如何,他能力排众议和困难,顺利完成父亲的遗愿,多年下来坚持祭拜、保养金身,也算是尽了孝道。

希望林家人能从这一件事中,学习到林观荣乐善好施的精神,将这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0年,一名孝子遵从遗嘱,为父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