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已经大结局,在大结局中,有一些针对原著作了相对性的修改,毕竟原著结局比较灰暗,电视剧更多的需要呈现正能量!所以在原著中被修改的如下:
傅长明被判死刑,原著仅判十年刑。
陆建设开除党籍被调查,原著仅是提前退休,并没被开除党籍。
秦小冲真相大白证明被陷害,原著是他喝醉敲诈人,没被冤枉!
齐本丹在剧情中没正面提及,但京州中福说要批款得找齐本安。原著是不被重视回北京当二把手!
牛俊杰结局剧情里没有提,原著是不被重视自己辞职。
李顺东在剧情是去自首没说判几年。原著是想给牛石艳过完生日再自首,结果耽误时间被警察抓获,判刑12年。
林满江剧情中只提了他隐瞒病情并希望能再升一级就死也瞑目了,没说具体原因,其实他的真正愿望就是要超越外公朱昌平与舅舅朱道奇的职位。原著他贪污的赃款一直没找到,电视剧是指十亿被没收。
从这些结局上来看,电视剧似乎已经偏正能量了很多,正义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不法分子也得到了更重的刑罚!但应该有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结局有种不够尽兴,虎头蛇尾的感觉!其实主线真正想表达的已全被删改,但却也保留吕德光,童格华,程端阳他们三人非常耐人寻味的结局!
吕德光书记的事件
吕德光事件让人看到非常残酷的一面,当一个好干部想为人民干实事时有多难真的刷新了我们的三观,这里没有腐败也没有小人故意作对,而是真正的民主。但民主里,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不愿拆迁是因为刚花钱装的修,有的不愿拆迁是那就是他一辈子的寄托,反正不管在哪里,拆迁这种事总没那么"万众一心",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要的民主!但看起来似乎不管什么制度都没那么十全十美!
在矿工新村的二十四号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必须有95%以上的支持率才能拆,而支持拆的村民却只有93%,所以因为这件事,吕德光,吴鵬飞,李学习三人不停起冲突,吕德光认为矿工新村是已经到了非拆的地步了,不能被二十四号文件的条条框框所牵制,内容上该改就得改,吴鵬飞是一直持反对意见的,但并不是他就是反面角色,每个人有自己的顾虑与见解,这也是本剧最有深度的地方!
吴鵬飞认为:文件内容说改就改,那还制定什么文件?每个文件的存在意义都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这也是对民意的尊重!另外就是事件的发生,他跟吕德光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下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们也没必要去干这件棘手的事了,让新上任的去管好了,再说了,他们现在这么折腾,到时候新上任的是要给他们收手尾的,他们未必乐意,别吃力不讨好了!
吴鵬飞的这个观点看似懒政行为,但却也无不道理,从最后的结局来看,两人都被撤职处理了,但吴德光依然负责新村拆迁工作看似将功补过,但又何尝不是新上任的不愿接手呢?结局有说拆迁改造后村民们过上幸福生活,但却没说吴德光将功补过,也就是改造后他也正式下课了!这个结局让人很不是滋味,但也让人看到官场的另外一面,很多的消极与懒政,包括陈英诚,他们都想为人民做点什么,但又做不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与限制,操作起来非常的繁琐复杂吃力不讨好!
二十四号文件的折腾也让我们看到了有些问题的复杂性并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也跟什么贪污懒政关系不大。不管到哪个公司,集团,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行规则!这是最基本要求,所以每个人都是习惯了执行,并不管规则到底有没有问题!当有一个人站起来认为规则有问题想要去更改它!那可不是说改就改的,所以在阻止废除二十四号文件的做法上,并不能觉得吴鵬飞有什么过错!
而李学习片段不多,但仅有的几个片段,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魄力,在前期他是强烈要求组织撤职吕德光的,因为吕德光的做法太过独裁,但后期他又一直希望组织保留吕德光的位置,因为他的独裁却是建立在为人民做事的基础上的,李学习的做法似乎也暗中想表达一些问题并不能看片面,"独裁"做法一直都是贬义词,但也要看用在什么事情上,废除二十四号文件这件事情上,正是吕德光的坚持才能加速了矿工新村的改造!
却也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当一个为民做事的领导有多不容易!也希望心系百姓的领导们能越来越多,毕竟人多力量大,不至于孤木难支,在矿工新村拆迁表决中,最后13个代表进行投票,9票赞成刚刚好符合通过的标准,也说明了一切,事情再难,但只要有人敢勇敢的站出来,就一定会成功!当然,因为困难选择安于现状却也不在少数,如何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也是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