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有一间特殊的美术教室,老师和学生们都喜欢叫它"校史馆",每天学生们都会在这里进行美术课的学习和训练,渐渐的校史馆既成了学生们创作和了解家乡文化的好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美术课堂,感受美术学习的创意和乐趣。老师:我手里的葫芦是咱们去年在学校院子里种的,现在已经摘下来,并且米哥形状都不一样。在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的校史教室里,美术老师陶华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烙葫芦的制作技巧。葫芦从种植到成为孩子手中的道具,这一切的教学思路和灵感来源于当初她不经意的一个举动。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美术教师陶华:当时我们在打扫仓库的时候看到了这些老物件,你像废弃的一些烟管,钟表之类的,我就想着,把这些拿出来废物利用,让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废弃的烟筒、铁盒、喇叭、铁锅等一件件富有乡土特色的物件,经过孩子们的大胆创作陆续"进驻"到学校的校史教室,成为了一个个精美的展览品。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五年级学生魏楠熙:炉子生火,火代表着旺盛和希望,我就想着在这上面画上彩虹,寓意着我们未来的生活蒸蒸日上,更加精彩。老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活教材",开设乡土美术课程,打造特色美术教室,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内,随性发挥。在陶华看来,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教学。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美术教师陶华: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美术教学应该重在实践,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充分利用先用的一些道具,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经过学生们长时间的美术学习和训练,如今他们能够以葫芦作纸,烙铁为笔,火笔生墨。作品当中既有花鸟鱼虫的意趣,也有山水之间的闲情。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乐在其中。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敬雯:上陶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她会给我们提供各种不同的道具,很有趣,在她指导下我的绘画水平有了提高,也有了更多创作灵感。莱芜区口镇青山小学副校长徐希美:我们学校美术教育从小抓起。一二年级就是简笔画,三四五年级就开始学习国画,让美术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播出时间
首播:鲁中频道19:35
重播:科教频道21:00
重播:鲁中频道22:10
鲁中频道次日7::00科教频道次日7::00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