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和土耳其室友去趟北四环某家居城,开眼界了。
整个商场,店员比顾客多,地面瓷砖十分中年,扶梯gengcigengci的,如果不把把手呢,就有可能被电梯吃掉。
这里的床,几万的是便宜的,主要是几十万的。各种欧洲进口,今年展会新款。也就明白了,之前有朋友说:“这次去米兰呢主要是要订一张桌子。”并没有乍听上去那么值得惊讶——如果米兰能有7折,全家机票往返都出来了。
斗柜二十万起。意大利双人小沙发十二万。“先生,我们接受预定的,有70余种花色供您选择。”
“先生,您坐的这个椅子呢,很霸气是不是?刚刚一对辽宁的夫妇刚订走的。”
“多少钱?”
“十三万。”
“一对?……啊一个吧……”
“对,一个。”
我和土耳其室友被一个直径30cm的化妆台/边几吸引了,价格三万多。得出了一个结论:“嗯,这款似乎性价比呢是比较高。”
你可能怀疑这些家居都是花梨木红木的,南方大宅祖传那种,不是的。
这些家居是真好看,几十万的欧洲宫廷风的沙发,和ktv里的沙发,twodifferentthings;新意式简约,和你在宝上搜“简约风+椅子”,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打算闭眼睛嘲笑的就放弃吧。我见着另一款梳妆台,按照某个宫殿复刻(复刻的不是宫殿的梳妆台,是宫殿本身……有迷你楼梯有迷你窗户有迷你门有迷你灯),每一个“房间”都是储物空间,有的房门是假的其实旁边有暗门,惊了,大隐隐于家居城——很多人毕业租房的第一快乐源泉是从宜家买些胶合板回家啪啪拍,拍完在淘宝上搜索北欧+冷淡风+绿植,感觉离众小国更近了,真的,换个眼光看,蛮颓的。
我想起来大三租房子,买宜家,买出三万的东西,不知道买了啥。全村上下为之震惊。宜家居然也能花出去三万,不过从零做起,是的。现在一看呢,妈啊,一组来自意大利米兰展会新款靠垫儿。
我司新媒体总监秦岭,他爸,之前买了一组高档木材大衣柜。秦岭说,别人爹盘手串,盘核桃,真的没啥的,他爸盘衣柜。就是真实地无法抑制自己对新衣柜的喜爱每天用手掌摩挲若干个来回,认真在盘衣柜。
我感觉,如果我把那个梳妆台买回家,就肯定也会盘。换了立场来想这个事儿很简单,你买了新衣服回家肯定也是左穿一下右穿一下,每面镜子前面照两个来回恨不得把镜子照穿,稀罕得不行。其实是一样的——你就看那个木头上了薄薄的釉,亮得像石化了一样,肯定也是要不断摸的。
我和室友,两个人都算是消费升级佼佼者了吧,从家居城出来,半天没说话。
特别心疼昨天及以前的自己,活这么大了,几十万的床没见过,太惨了。
来自意大利的全新设计沙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不过我们似乎还是不着急把自己往这个商场的消费者的阵营里塞——我们隐隐地还是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钱呢,要花在刀刃上。
所谓钱花在刀刃上,换句话说,是钱要花在明面上。
“惹了,有那钱不用来买衣服买包?买什么家具啊?”
商场出口旁边一辆奔驰,驾驶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貌美富贵女子,副驾驶是两具泰迪,目视前方,缓缓而过。
土耳其室友是新媒体从业者,当初我买房的时候帮我开了份在职证明。他是万千消费升级大潮中的一员,也算是升级得比较成功。毕竟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