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揭露财富潜规则让你没钱没时间焦虑心态
TUhjnbcbe - 2023/1/19 22:35:00

01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我卑微如泥,你高高在上,凭什么?

我累死累活,你轻松惬意,凭什么?

凭的是心态。

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不是财富多少,而是是否具有“稀缺”心态。

一个穷人,如果摆脱了祖传的稀缺心态,那么就能屌丝逆袭,改变家族命运;相反,一个富家子弟,如果长期陷入稀缺心态,也会从现有的阶层跌落,越活越累。

啥是稀缺心态?

我太忙了,没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太忙了,没时间陪孩子和父母;

我工资太少了,没钱买需要的东西;

我工资太少了,没钱请朋友吃饭;

忙、累、没时间、焦虑,是“稀缺心态”的典型表现。

02

在《稀缺》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穆来纳森,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稀缺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

他们提出,“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稀缺感会让我们的大脑带宽变窄,这是贫穷或者忙碌的根源。

什么是稀缺呢?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比如,人类需要很多时间休息和玩耍,但是工作压力大、要加班,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挤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产生“时间不够”的感觉,拼命搜寻可压榨的时间。

发现睡前玩手机可以放松,于是常常熬夜。

明知道熬夜对身体和工作不好,但就是忍不住。

这就是典型的被“稀缺心态”支配了。

经历稀缺时,人们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打个比方,就好像是被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下了蛊了”:

相传,“情蛊”为湖南苗族女孩子特有巫术,通过蛊术为引,传说能激发超自然力量,会使受术者会死心塌地爱上施术者。

稀缺也是一样,当我们对时间、金钱感到稀缺时,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由于稀缺感存在于大脑的潜意识之中,因此,无论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地俘获他的注意力。

就算心里想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但在潜意识层面,还是会被“没时间玩儿了、没时间休息了”的想法,牢牢地占据注意力。

在这种心态下,我们会忽视自己的长远利益,变得只顾眼前。

03

既然稀缺心态这么不好,我们要如何应对呢?可以从这3个方面入手:

1、缓解“缺时间”,从提前规划开始

时间是有限的,欲望是无限的。没钱的时候可以吃泡面,没时间的感觉却很难忍。

对于感觉没时间的人,最实用的建议是:给自己建立一个余闲机制,提前把时间“规划”好。

比如,你希望每天都有属于自己的1个小时,那么把它挤在哪呢?

睡前不合适,早上起来更好些。确保这个时段用于满足自己的刚需,如果你的刚需的刷剧或打游戏,就不要用它来学习。

如果你不能想办法满足自己,那么未满足的需要就会形成稀缺感,影响你做其他事情的效率。

因此,不管工作多忙,都要给自己留有余闲,享受放空身心的愉悦。

再比如,领导周五交办的务,要求你下周一邮件给他。

按照以往的惯例,你会拖到星期日的晚上加班。

但是,用这种方式工作,从周五开始,整个周末你都会被这个任务压着,感觉焦虑不能放松。

更为可行的办法是,提前预估这项任务的用时,假如你估计需要用两个小时完成,那么就给自己安排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把这三个小时分配到三天中,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安排时间和工作量。

2、缺钱,从学会理财开始

在金钱上,早点养成储蓄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可以把银行卡设置为定期储蓄,每个月固定时间将收入存入储蓄账户,然后拿这笔钱进行投资理财。

刚开始理财,你可能会对自己存款感到悲哀,但是一旦习惯形成,就会自觉地减少浪费。

有一些人缺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消费习惯,总是容易冲动购物。对于这样的朋友,建议是一定要记账,并且定期检查自己的账单,看看是不是又冲动了,原因是什么,简单地做一个总结。

3、缺精力,从节约带宽开始

对于电脑而言,内存的作用,是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电脑中所有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因此,内存的性能对电脑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把人类的身体比作一台机机器,那么大脑就是这台机器的CPU和内存。

当我们陷入稀缺心态的时候,内存中占满了无关紧要的进程。明明在上班,脑子里浮现的却都是房贷要还了、孩子成绩差、想继续追剧却没时间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精力很容易被虚耗。

因此,与其做费劲的做难以完成的时间管理,不如做一份24小时的精力管理方案,让自己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循环中:

①、上午种几颗蕃茄

找准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段去完成。

做计划时,考虑完成事情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午工作,精力非常充沛,那么完成一项工作可能只需半个小时,下午做就可能需要一个小时。

因此,把重要的工作放在上午,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策略。

同时,采用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就强制休息一会,这样才不会因为消耗过大而难以为继。

②、休息时,减少“奶头乐”

奶头乐,是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泛指为社会提供能让人着迷、低成本、使人满足的娱乐内容。

布热津斯基认为,社会动荡的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要避免少数得益者与底层人民间的冲突,方法是给底层人士“奶头”,转移注意力和不满情绪。

娱乐越多越好,游戏越普及越好,综艺与真人秀要随处可见,低智的、无逻辑的、甚至堪称脑残的偶像剧要一部接一部。

当这些东西触手可及,底层人就会安分下来,快乐地继续贫穷。

当一个人置身于娱乐、碎片化的信息和无规则的游戏中时,注意力被占据、时间被消耗,自律会丧失,整个人慢慢瘫软下来。

所以,一定要对低质娱乐进行“断舍离”,放下不重要的、做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事,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多做一些释放内存的项目,例如睡眠、运动、听音乐、散步、和朋友聊天等。

③、少看一点,少学一点

最近,宫崎骏的经典电影《千与千寻》在中国再次上映。

电影中,一穿过隧道,千寻的爹妈就被一阵奇异的香气所吸引。他们发现了一个食铺,埋头便吃。千寻说,主人也不在,怎么可以随便吃。

她爸爸这时含了满满一嘴食物,咕哝不清地说,反正要现金有现金,刷卡有卡,吃了再说,也没问题。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食物香气隐喻着我们人生中面临的各种诱惑,如果一味的沉溺其中,慢慢就会变成难以自控的猪。

只有食物、名利、金钱、快乐是诱惑吗?不,知识也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露财富潜规则让你没钱没时间焦虑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