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股市为什么炒股的人不被社会认同仅分享
TUhjnbcbe - 2023/3/15 20:23:00

在美国,投资=华尔街=社会精英。在中国,投资=炒股=无所事事,社会认可度很低。

这让很多投资人觉得自己被社会边缘化了,没有圈子,没有朋友,甚至不敢说别人让你做什么。我在股市认识很多资产千万以上的人,要做一份月薪几千元的工作。除了觉得经济上更有保障,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找到社会认同感。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才会有安全感。

所以,做好投资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大而独立的。他们用冷眼看待世界,独立思考,对待生活。他们充满热情,与他人保持距离,善待朋友。他们宁愿一无所有,也不愿一无所有。几个密友一起赏菊品茶就够了。

但是做短线投机的人很难达到这种状态。投机者更容易迷失自我。他们每天沉迷于股价的大起大落,心态紊乱,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所以他们总想马上赚大钱,这样才能找到成就感,找到自我认同感,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他们一夜暴富的心理会更强。如果你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赚到钱,你会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真的没有意义。对于投机者来说,十年后的你和十年前的你基本没什么区别。

如果你觉得自己天天在家盯着市场,或者觉得价值投资什么都不用做,那你就是在浪费生命。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这辈子想做什么。人可以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写诗词歌赋,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安身立命,处世睿智,无所不知。而你,除了盯着大盘,就是出去喝酒打牌。当然,你会觉得投资是浪费生命,因为你的生命里什么都没有,你也不愿意去改变它。

当你的生活还在这个水平的时候,你交的朋友基本都在这个水平。你不能和他们谈投资,因为你认为投资就是炒股,所以你每天只能待在家里,觉得自己没有朋友,被社会边缘化。真正投资好的人,不会没有朋友。他们会有几个知己,可以聊聊生活,讨论事业。这种高层次的朋友,比不上酒饭之谊。在普通大众眼里,越优秀的人越不爱交际。其实他们是合群的,只是你不在他们的群体里。

真正的投资人,他们的投资是建立在对商业、公司、人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这些东西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和理解,在实践中不断雕琢和完善自己。他们一直在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是财富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智慧越来越强。每隔五年或十年回头看,他们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会越来越有成就感。投资成功的人,个人修养绝对不会低。

投资成功的人会越来越认可自己,他们会进入一种享受生活的状态。他们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慢慢悠悠地变富。他们越富有,就会越悠闲。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因为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会感到孤独。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与自己相处,从忙碌中摆脱疲劳,安静下来。

当你达到这种状态,你就不需要说什么了。周围的人会非常认同你,非常羡慕你。做什么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状态别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别人的眼光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才是我想要达到的状态!

等待作为一种技能,不是无所事事,不是优柔寡断,不是前怕狼后怕虎。

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待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交易者的买入技巧和卖出技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交易者的心理素质。归根结底,证券市场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各个群体的客观优劣对比赛结果影响很大,但决定性因素是各个群体的心理素质!

在培养交易技巧的同时,也是对等待机会和心态的磨练。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善于等待的人,会善于买卖,但不一定善于等待。

等待的最终目的是行动,证券市场的行动体现在买卖上。除了学习操作技巧,提高交易技巧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分析之前的实际操作。找出运行中的不足或缺陷,特别是常见的问题。

找到它,解决它,通过这样不断的循环,交易技巧会达到更高的境界。当你的交易技巧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买卖的时候就要迅速行动,在交易时间还没到,需要等待的时候,你会更有信心和耐心。一般武侠小说中对武林高手的描述都是这样的:见血就收喉,不打全身就退。

孙子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虽然不一定要成为所谓的大师,但是一定要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学会等待,善于等待!

能够经受住诱惑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唯一区别。

市场是最诱人的地狱。没有智慧的聪明永远走不出迷宫。

一个成熟的交易者不认为交易有独特的秘密。即使是最赚钱的交易策略,也早就公开烂了。能抵制无时不在的诱惑,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唯一区别。其他人没有秘密。

收益不是靠你预测市场的胜率获得的,而是靠“错的时候尽量少亏,对的时候尽量多赚”,这是策略师和分析师最大的区别。

你买入的目的不是亏钱,而是盈利,尽可能多的盈利:当趋势对你有利的时候,你必须贪婪,让盈利跑了;当趋势对你不利时,停止幻想,斩断亏损。

市场的方向什么时候明确?任何时候都不清楚!任何时候,市场都是在拿自己的筹码*博。虽然很多朋友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博,只是觉得概率大,不算*博。

其实谁也不知道明天怎么走。交易就是把不确定的利润*在确定的价格上,但在致命的风险来临时远离。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未来值得*一把。

股市赚钱本质上靠一个思路,往往会亏损,而一个独特的操作思路很可能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要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首先要求你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然后当你涉足股市的时候,你就不会人云亦云,反而容易形成自己的操作思路。无论最初的操作思路是否正确,都是必须的,然后通过长期的分析和学习,才有可能逐渐让它步入正轨,带你进入赚钱的行列。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市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生的修养,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沉迷于市场的投资者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只有摆脱人性的弱点,从外部看市场,才能真正理解股市的真谛。沉迷其中,最终只会受到市场每一次细微波动的影响。

成功的人都是历尽艰难困苦,经历过艰难困苦,在泪水和遗憾中逐渐成长成熟的。往往只看到胜利者的辉煌和阳光的笑脸,却对背后的艰辛、辛劳和失败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于提问。这真是人类的悲哀。对股市的认识过程,就像一个人的重生。每一次成长都是在痛苦中成熟,在苦难中成长,最后升华为人生的理念。只有在整个人生中逐渐升华,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最终走向巅峰。如果你能战胜自己,你终将战胜市场,拥有成功的人生。只有你能控制风险,休息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你才能在投资生涯中生存下来。

炒股成功之路在哪里?

如你所见,股市有中线专家,也有长线专家;有人用技术分析成功,有人用价值投资理念成功,甚至有人用随机漫步理论成功。我们在股市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感情,但还是败下阵来,伤痕累累。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少数幸运儿?我现在的观点是,方法,理论,甚至想法都不是关键的招数。专家之所以从世界其他地方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特殊的人找到了自己的方法、理论或想法,善于利用机会。方法,理论,甚至思想都可以被人学习,但是你学不会他们的特点。比如能不能像花岗岩一样把股市做一个暂时的大起大落,做好覆盖十几年股市的准备?巴菲特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他比其他基金经理更有耐心和坚定。你可以学习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是你能耐心坚定吗?

大师有不同的成功之道。只有探索他们的心路历程,才能找到他们成功的关键。股市是人性的竞争。能在股市长期生存的人,无疑都是强者。大师们真正的实力是他们的内心。所有大师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在心智层面(类似于一种持久的精神状态)建立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大师们都有自己的刀。

想要成为股票林高手,一定要注意培养这些优秀的品质。没有一个,你就会失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品质只有通过大风大浪才能培养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各种磨练。有时候你甚至要放弃一些自己最根本的信念才能得到,就像一个人死后的重生,其痛苦的滋味是别人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不能低买高卖呢?靠小聪明和运气只能帮你赢一时,但靠运气就意味着越炒越亏,运气不会一直眷顾你?

即股市的成功在于能否突破人性的藩篱,超越自我,在心性层面为自己打造一把好刀。这是所有大师的共同点。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刀,即使你花再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些高级的刀法,最后也只会是等死或者投降。

高手的刀,其实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头脑。对于我们这种低层次的人来说,需要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这与一个人的智商或者理论知识无关。我相信,只有当你有一颗大师的心,你自然会同时拥有大师的眼光。虽然k线还是那些k线,浪还是那些浪,但从这一刻开始,它们真的会变得鲜活生动;虽然招数还是那些招数,但只有从这一刻开始,它们才能对你有实际意义。在没有达到质变的临界点之前,即使你学识渊博,聪明绝顶,又被人性的弱点蒙蔽了双眼,又怎么能看到遍地的*金呢?赛道的精髓真的在股票之外!

有了自己的刀,你才真正踏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是锻造这把刀是任何师傅或者前辈都教不了你的,就像如果你想学游泳,你必须亲自下水去了解水,而掌握流体力学和运动生理学对你的帮助并不大!大师之路是漫长而痛苦的蜕变之路。孤独是你唯一的伙伴,失败是你最好的老师!忍耐化为钢铁,谨慎养成如镜明、如流水般圆润坚韧;当你真正生活在平静中,不为事物感到喜悦,也不为自己感到悲伤;当你发现“我穿越万人”的勇气在你的胸中不断流淌,你的刀就会经过重重考验和磨难而练就。你拔剑环顾世界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学习交易分为三步:

第一步,认识自己;

第二步,了解市场;

第三步,认识自己。

交易者靠因缘进场,基本受益于外部因素的直接推动。形象和刺激的金钱效应足以激发每个人内心最原始的欲望和贪婪。所谓的交易技术,无非就是看新闻,听小道消息,跟着老师走,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做好交易需要哪些基本因素?你适合做交易吗?试图通过自己以外的任何因素来解决赚钱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交易,做多还是做空,顺利还是逆向。

学习一方面可以让人变得强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变得自大。学什么技术都创造不了市场。市场问题还是要回归市场本身。市场是一群参与者,个体交易者无法影响市场。经过千回百转,他们最终会明白市场的结构,跟着市场的节奏走。没有别的赚钱方法。

修行是可以升华的,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会让你更清楚自己值得什么,不值得什么。之后,交易的所谓圣杯,不再是无节制地抓住一切,而是抓住自己的市场,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与偶尔或频繁的松懈做斗争,将这种认知发挥到极致。

凡事讲究一个度。稍微晚一点或者晚一点,就会失去原来的样子。对于交易者来说,分析能力是成功的前提,努力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一旦努力过度或有所偏差,就容易把交易变成一种学术研究,从而走向另一条歧途。分析能力是一个变量,不是量化的。

交易涉及人心,一切涉及人心的事情都与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有关,于是围绕交易的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比如数学、哲学、高频等等。这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本能反应,或者是对未知的恐惧的一种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没有错,但是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交易员要想做好,就必须要学习数学哲学等等。所谓技不压众,这里的结果往往是。

方向错了,努力就白费了。交易被当成一门学术研究之后,就会离原来的交易本身越来越远。其实所谓的交易理念或者说交易理念是好的。他们的角色不在交易本身。抽象的概念给不了你一个只赚不亏的切入点,而是在交易心态上。每当交易不顺利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基准,让自己重回正轨。

交易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内心是复杂的,所以单纯的学习技术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期望避免被高胜率甚至%胜率困扰的心态是不现实的。过多的技术研究会让交易者无法理解简单的上涨和下跌的逻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股市为什么炒股的人不被社会认同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