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丨小树妈妈
都好几天了,朋友圈压倒一切的话题,依然是“谁阳了”。
说实话,虽然心态上还是战战兢兢,但因为看得身边真实经历比较多,又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我还算比较乐观。
倒是偶然间刷到的一条新闻,让我感到唏嘘不已。
在年最后一个月,那个以60岁高龄,生下一对双胞胎的盛海琳,她的丈夫去世了。
为她感到难过,是因为这件事,我实在太熟悉了,之前看过相关详细报道,也分享过相关的文章。
相信不仅是我,很多朋友对这件事,应该都有印象。
60岁,做外公外婆的年纪,她本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盛海琳却选择通过试管生下双胞胎女儿,以高龄重新为人父母。
现在,相濡以沫的老伴儿,也溘然长逝,只留下快73岁盛海琳,和两个12岁的女儿在人世间。
我已经可以想象到,日后盛海琳的生活将是何等的艰难:
虽然有退休金,但她没有固定工作,养育两个女儿的经济问题,就够让人头疼的。
更紧迫的是,孩子还未成人,她却已垂垂老矣。
万一不幸和丈夫一样,撒手人寰,两个孩子又该如何生存?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当初这则新闻一经报道,很多人都指责盛海琳不负责任。
其实,这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后,却是一个失独母亲的悲痛故事。
13年前,盛海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正是所有人羡慕的模样。
退休前,医院的院长,丈夫是高职人员,经济条件不错。
家里的独生女乖巧懂事,刚刚结婚,再过两年,她就能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意外彻底打破了她原本美好幸福的生活。
年正月初五,女儿和新婚丈夫回老家过年。
但因煤气泄露,那晚小夫妻双双中*身亡。
这对盛海琳夫妇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据盛海琳的回忆,自己晚婚晚育,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一直疼爱有加。
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她和丈夫就能拿出全部积蓄,只为买一台女儿喜欢的钢琴。
20多年含辛茹苦,倾尽心血养育的女儿,一夜之间离自己而去。
盛海琳恨不得一死了之,跟女儿一起走。
她甚至在女儿的墓地旁,给自己也置办了一处坟。
图片来源:电影《地久天长》
白发人送黑发人,盛海琳当时心中的苦痛自然是难以想象。
对58岁的盛海琳来说,怎样挨过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最大的难题。
她说:
“那么长远的还有几十年我怎么熬呀,我这后面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啊!”
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活下去,盛海琳冒出一个念头:再养一个孩子。
起初,她打算领养。
她曾向亲戚朋友求助,希望能过继一个孩子。
结果,被大家一致反对拒绝。
她想从汶川地震中,领养一个孤儿。
结果,又被告知,孩子都被领养走了。
后来她在电视上看到破获一个重大拐卖案,打电话过去询问。
当然,她再次被拒绝了。
这一次次的失败,反而让她再养一个孩子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当一切路都被堵死后,盛海琳终于做出了那个大胆的决定:
“我要做试管婴儿,亲自再生一个孩子。”
做出这个决定时,盛海琳已经60岁了。
作为一个医生,她很清楚,自己已经丧失生育能力,迈出这一步,要付出多高的风险。
但盛海琳还是一意孤行,就想再生一个孩子。
自此开始,夫妻俩便开始了全国四处求医,屡屡被拒。
北京、上海、医院都去过,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还是回到安徽老家,求助了自己的朋友们。
她向所有人许诺,风险自担,绝不怨天尤人。
终于,在59岁那年,医院接收。
3个月的调养后,她体内植入的3个胚胎,也成功存活了2个。
但即便如此,情况依然并不乐观。
高龄怀孕,妊娠反应,药物副作用下,各种问题都在她身上出现了。
高血压、高尿酸、肝腹水、胃酸反流、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
即便生过孩子的母亲,都难以想象这样的苦痛。
但盛海琳就这么硬生生的扛了下来。
年5月25日,盛海琳通过剖腹产,诞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60岁生下双胞胎,她也成为了当时全国年龄最大的产妇。
有人说,盛海琳的经历,象征着我国医疗又一次突破了极限。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场奇迹。
一场上天垂怜,名为母爱的奇迹。
两个孩子的到来,让盛海琳夫妇开心了许久。
但也是这个决定,让他们原本富裕的生活,走入了困境。
照盛海琳原本的设想,自己带过孩子,又是医生,有经验;
每个月一万五的退休金,有经济条件;
怎么看,孩子只要能健康生下来,就不是问题。
但很快,她就啪啪打脸了。
当孩子拉了尿了,盛海琳手足无措,她才意识到:自己早就忘了怎么带小孩了。
这些虽然繁琐,但好歹可以求助月嫂。
可钱,也是盛海琳最忧心的问题。
由于自费做试管婴儿,家里的积蓄早已所剩无几。
两个孩子又都是早产儿,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盛海琳曾算过笔账:
大的住了37天,小的住了47天,最初一天就要3万元,后来少也要一天元。
最后到大女儿出院那天,家里账户只有六千块。
更不要说,之后的保姆、饮食起居等各项开销。
1.5万的退休金,看着不少,但那是对之前的盛海琳夫妇而言。
现在,根本就不够这一家四口的生活。
为了养育两个女儿,百日宴一过,盛海琳就开始务工谋生。
这十数年里,她跑遍了各大城市,不停地演讲、上课。
“有时一个月要跑20多个城市,甚至去过国外,一年有多天在外面。常常是孩子在家里哭,我在机场哭。但没办法,我必须挣钱。”
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盛海琳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年,也就是女儿6岁时,盛海琳丈夫突然中风,动弹不得。
这对原本就焦头烂额的盛海琳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她要挣钱养家,要养育女儿,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伴。
就算是生出正值壮年的中年人,可能都搞不定这样的状况。
盛海琳说:
“春节时,保姆都回家了,我一个人要照顾三个人,身边没人时,总忍不住哭一把。”
盛海琳也坦言:自己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
好在,两个女儿在她的教养下,满满健康长大,很优秀,也很贴心。
她们会帮着做家务,也会在别人说盛海琳老时,勇地站出来反驳对方:
“虽然我妈妈年龄很大,但是我妈妈很漂亮啊。”
但,命运给的考验,总是接二连三。
就在女儿日渐长大,丈夫也能走动了,一切慢慢好转时,不幸又降临了。
也就是开头说的,盛海琳的丈夫突然去世,留下她们娘仨儿在人世间。
一个73岁的单亲妈妈,拉扯着一对半大的女儿。
这样的局面,不知道12年前的盛海琳了解后,还是否能坚持?
我记得,当时她做出这个决定时,就引起了热议。
面对着陌生人的好意规劝或指责嘲讽,盛海琳的答案是:
“如果不生,我也是死,生的时候死,我也认了”。
后来,生下女儿几年后,再度接受采访,她说:
“我当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这么多事,如果知道的话,我会三思而后行。”
这次丈夫去世,盛海琳的回答是:她不后悔,只是遗憾。
她遗憾丈夫没有保重身体,没有她等到两个小女儿长大成人。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从母爱的层面讲,盛海琳是伟大的。
她的爱毫无保留,也竭尽自己所能,给了孩子最好的。
但这对两个孩子来说,是否公平?
他们从出生起,注定就要跟普通孩子不一样。
承受外界异样目光的同时,他们还要生活随时失去父母的恐慌中。
就像盛海琳自己说的:
“我不要年,我只希望向天再借30年,让我好好活着,让我多陪一陪孩子们。”
现在爸爸已经离世,而母亲也一把年纪,到底还能陪她们多久?
而这种不安全感,可能注定会贯穿她们的童年。
很多人在谈论为什么要生孩子的话题时,最常听到的理由是:
结婚了,哪有不要孩子的?
养儿防老么,没有孩子老了之后怎么办?
有孩子才有完整的家。
……
这些都是理由,但似乎又都不够。
是否生下一个孩子,真正的核心应该是:父母真的想好了。
一个小生命的到来,能够带来无数欢乐,也意味着数不清的责任。
养育之前,父母对自己要付出什么心中有数,并且是心甘情愿为养育孩子而付出必要的精力和金钱。
而不是等到孩子诞生后,才感到手忙脚乱。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家庭和父母。
可我还是觉得,有所准备之后再迎接新生命,他才能更幸福。
对已经做出选择,并为之负责的盛海琳来说,可能已经无关紧要了。
让我们祝福这位坚强的母亲,能够如愿以偿,身体健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