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本人生的智慧书心若菩提
TUhjnbcbe - 2023/4/2 18:23:00

漂来漂去,年阴差阳错地漂到了福州。借此机会,计划好好认识一下这块地方,于是翻开当地玻璃大王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先从这里拔尖儿的人看起。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35万字,不厚,时间充裕,三天就可读完。书的封面设计简单至极——一张曹德旺的照片,不过这张照片的确拍得不错,可以做到三百八十度无死角审视你,好像就是要对你说话。

书的后记中,曹德旺说,这本书是他自己动笔写的,因为别人写的他都不满意。这本书文风朴实,高级字眼少,说事多,偶尔说点道理,所以好读,人人都可读,且人人读完能受益。

书从曹德旺的童年说起。小时候的曹德旺被叫做“小印度”,9岁那年,也就是年,才被取名“曹德旺”。这号人物自小就不是好惹的。因为曹德旺调皮好玩,教导主任拎着五年级的他,在全体学生面前,毫不留情地数落。小不点后来就直接爬上厕所墙头,嘘嘘尿到教导主任头上,“主任跳了起来,屁股也没擦,提起裤子就要抓我”。所以他这挑战权威的性格自小就有了嘛!

因此辍学的曹德旺放过牛,15岁时在农场数树坑,跟着父亲卖烟丝、水果,做小生意。22岁,娶了邻村的陈凤英。据说,如今福耀公司的所有财产都归在陈凤英名下。

故事说到这里,倒也没什么好惊奇的,此时的曹德旺走的还是“大众路线”。但有两件事有点儿意思,可以管中窥豹地看出其未来的行事风格。

一是他在工地做炊事员时解决了三大难题。我们来看看这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是怎么做事的。

民工没有足够的热水洗澡。曹德旺建议自己挑水,其他炊事员烧水。自己多出点力气,其他炊事员也不用多做事,结果是民工最终有热水洗澡。这个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局。当然这前提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利益。有人恶作剧将蒸饭的水偷偷倒了。解决问题二,他提出对蒸笼统一管理,次日早起,他来统一添水,亲力亲为,集中管理,严控流程。有人偷粮食。解决问题三,留心观察,发现后让小偷房东老婆写了保证书,并没有揭发。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观察”;面对别人的一次过错,我们该如何处理。小小三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事虽小,但是道理通用。

第二件事是曹德旺在大洋农场做果苗技术员,接待了一个连江人。后来得知是山兜农场的场长。虽然当时的曹德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喝水、提供住宿、好吃好喝招待,曹德旺一一满足,心念路人需要。换做你我,面对一个第一次见面就要这要那的陌生人,我们有几分耐心?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太福音10:40)

成功的企业家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结果的光鲜,别人看得见,看不见的是里头的煎熬。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曹德旺信佛,后来先后捐了几个亿给各地寺庙。生意路上,一拿不准就跑去求签。单是书里就正儿八经地求了四次。找工作求,跳槽求,迁址还要求。最后老和尚说,以后不要问我了。但后来,曹德旺犹豫要不要出家,还是跑来求。后面,我估计还是要求的,但书里没说。

不过这出家的一求,也挺有意思。此时的曹德旺已经54岁了,正名利双收、事业蒸蒸日上。年底,他经营下的高山玻璃厂产值万,获税利万;率先涉足汽车玻璃市场,并被中汽公司相中。35年前,这是什么概念?80年代左右一包中华烟只需6毛钱,每个月仅需30块钱就可以轻松地养活一家人,

但曹德旺还是想出家。为何?因为当时市面上热销的《弘一法师李叔同》一书让曹德旺羡慕了,“看完李叔同的传记,回头看看自己,虽然生意做得不错,但每天必须坚持工作16个小时,每月满勤,得到的亦不过是三餐果腹。”所以,即使是成功的企业家辛苦也还照常辛苦的,甚至更辛苦些。幸好当时老和尚和他说的是,曹德旺和佛祖无缘一类的话,否则,此刻我们写的就是可能就是得道高僧曹德旺。

当然身体累,心也并不轻松。要整他的人不少。原因有二,除了事业办得好,他这个人挺“特立独行”。因为我们没办法“特立独行”,所以只能写写别人的“特立独行”。

工厂员工招聘指定不要一个写条子的(关系户);怒怼对工程不负责任的县长侄子;当然还有那次“摔奖杯”事件……后来领导警告:锋芒不要那么毕露,到处得罪人家干什么?!

具体情节书中都有详细描述,真实、精彩。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面对别人扣得四顶“帽子”,曹德旺一条一条辩驳,一口气讲了两三个小时,说完“一甩手,就走出了会议室。看看手腕上的表,这时已是晚上10时许。”会议桌上,众人哑口无言、一片寂静。幸好曹德旺脑袋异常清晰,辩驳无懈可击。

如书中所言:

“要做事一定会得罪人,因此做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端,做事必须非常认真非常清楚。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就是睡觉的时候都得穿好裤子,连马甲都不能脱。”

后来,曹德旺也反省自己强势、锋芒的性格,他看朋友送给他的《曾国藩》,挂了一副对联在办公室:“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曹德旺的父亲告诉年轻时候的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曹德旺掰着手指头数:“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有那么多心吗?

“当然有”。其父说,“以后你就知道了”。这段话曹德旺在序中提及一次,在书中正文提及一次。

“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歌罗西书3:23)

第二遍读这本书时,我也试着用“心”这种分类法给书中的故事分类。如此一来,全书就成了一串心状手链,还挺好看。这里我着重讲三种“心”。其余的请君各自探寻。

一是用心,我将之理解为“动脑子”,曹德旺说,“但如果说我聪明,不如说我喜欢动脑筋”。书中动脑子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家去一趟福特博物馆能找到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从一个生产队报废仓库里的架子中看出未来的万能模;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规范东北玻璃市场……可以说,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动脑的结果,“任何事,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

二是决心。损失多万与建筑商打一场官司;打赢了一场重大反倾销胜诉案件;三年里,在法国圣戈班手下当始终没有话语权的总经理……其中没有一场官司是容易的,是一场时间和金钱消耗的拉锯战。有人会说,人家是大老板,耗得起,但我想说的,我们需要看到的不是我们不能与之相比的,而是我们能从中吸收到什么。

三是爱心,我将之与怜悯心视为一心。本书取名《心若菩提》,我想这也是曹德旺最想传达的要点之一。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

书中有一张照片我印象深刻,穿着蓝色工服的员工们围着曹德旺,听他说话,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请注意是每一个人哦。这并不简单,哪怕只是一个瞬间,但足以反映出一些重要信息。

年春,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印尼ASAHI的日本总经理请求曹德旺买他们的玻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曹德旺没同他们谈价格的情况下一口答应,属下不解,曹德旺解释,“你要记住,从产业链的理论上来讲,上下游企业,是有买卖关系的,但也是分工不同,绝对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

公司的员工白丁贵得了肝癌,一个字“救”;公司的实习生田*得了白血病,一个字“救”……

一句话总结就是“别人有难,能帮就帮”,“我爸爸当年告诉我,您若是开店的,开门看见门口躺着人,您一定要先给他灌水,医院。”

以上只是我对此书中内容的一些简单概括,对于曹德旺的诸多成就没有过多提及,主要写点书中的小事,因而舍弃了很多精华,只能抛砖引玉了。如果真想吸收,唯有亲自翻开此书。花点时间看此书,我觉得值得。除了能够认识一个真实、丰富的曹德旺,前辈还将大半生的经验几乎无偿传授给你我,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件大乐事。

文章最后,附加点我在书中的摘录,以供大家借鉴学习。

“挫折可以磨炼一个人的心智,也可以打击一个人的斗志,是从挫折中站起来,还是在挫折中倒下,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p54)

“承包者只会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去拼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只追求短期的效益。至于企业的存活及持续发展,却不会加以考虑。”(p90)

“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信任,不仅对自己要自信,对他人也要有信任,这叫互信。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那肯定会一事无成。”(p93)

“现在想想,做企业,目标很重要。只要方向正确了,企业才能走得远。”(p96)

“人,不一定要多伟大,才值得学习。也许,从我们身边走过的随便一个人,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p)

“曾有人问我如何当好一个总经理,我说首先要将自己放在老板的位置上,虽然只是总经理,不是老板,但要记住这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所以要珍惜。其二,要爱兵如子。”(p)

“地球上的人可以躺在海滩上,喝着冰镇可乐,美美地晒个太阳浴,为什么那么高热量的太阳光不会把躺在沙滩上的人烤焦?因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千米,非常遥远,太阳辐射面太大太散,那么大的威力伤害不到我们。但是,如果有一个小孩用一面镜子放在沙滩上收集阳光,将阳光收集变成一束光,再将这束光射向地板或者石头,光束所到之处无论什么都被融化掉。这就是聚焦的力量。”(p)

“每个人的一生可能多半时间都在打杂,有机会了你才会做些重要的事情。但前面这十几二十年的打杂,你是一定要做的,不打杂人家怎么了解你呢?只有努力地去做些小事情,你才有机会了解这个公司,才会和这个公司有亲和力。”(p)

“实际上成功的人都有这个共性,都想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介绍给他人,本意是好的,希望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样成功富有,但往往会疏忽了自己创业初期的境遇。”(p)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高度文明的象征,值得追求,但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民主与法制需要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没有物质文明根本谈不上精神文明;二是成功需要努力,同时文明还需要时间来积淀。”(p)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用四十年时间创业,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建了一家深具影响力的制造业跨国集团并享誉全球。深究其因,唯有一条哲理:两句话组成,一曰入戏;二曰,入角。入戏者,依愿也,入角者,靠信也。”

(来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本人生的智慧书心若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