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一些家庭的花销也跟孩子息息相关,小的时候购买奶粉、辅食等。
家长通常都会选择最好的,在吃的问题上决不能亏了孩子。长大后,不光在吃上去解决,还有玩的问题也不会吝啬。
在陪伴过程中,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孩子也是真的知道钱是好东西。见什么要什么,只要是去趟超市,不花点钱也绝不出来。
我家大宝就是这样,每次只要是出去就必须要买东西。多则5、6百,少则几十块,总之不花钱就不罢休。
01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
钱是用来买东西的,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花钱没有错,可是花钱大手大脚就必定会有问题,小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1、受父母行为的影响
小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自己“作”的,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如果说父母是个花钱无节制的人,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也变得无节制。
这是一种有样学样,同时也会使孩子造成一种认识偏差,认为自己的家境比较好,要买东西买东西也会变得肆无忌惮,非常容易形成大手大脚的行为。
原因2、父母无底线的满足
除了受父母行为的影响,还跟父母的无底线满足有关。小的时候父母是满足他们的吃和玩,长大后,孩子知道了自己花钱的好处,家长又开始无底线地满足他们的花钱欲望。
不是让孩子自己买东西就是只要是孩子要的就来者不拒。这种无底线的满足,使孩子在无形中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
原因3、缺乏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花钱爱大手大脚,是因为对金钱认知不到有关。只知道钱能买东西,却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物品的价钱。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金钱观,不懂的金钱是需要用辛苦获得的,不懂合理分配金钱。再加上父母的错误引导,使孩子养成了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的坏习惯,等到已经成了习惯,再去制止的时候,家长才发现真的很难。
原因4、喜新厌旧的心理
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小孩子更是一样。生活中很多时候,家长会发现刚给孩子买的玩具还没有玩几天孩子就不爱玩了,就想要新玩具。
这种心理使孩子总是想要新的东西,同时也助长了花钱大手大脚的陋习。特别是父母子应对时候,方法用错也助长了这种错误的心理。
02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弊端
不要小看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它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不要觉得家里有钱,孩子花点钱怎么了,又不是供不起。
这些错误的想法反而是孩子走歪路的“元凶”。一旦习惯了这种花钱的大手大脚,孩子就会缺乏节制,变得不受约束。内心的贪欲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靠金钱解决。
这种想法的根深蒂固,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反而容易使孩子触犯法律,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且对父母来说,花钱的大手大脚也是一种压力,一旦有一天满足不了,孩子就会怨恨父母。不懂得体谅父母,反而做出很多不尊老的坏行为。长大后甚至会成为“啃老族”,容易变得不劳而获和懒散。
03父母要如何解决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呢?
解决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父母要真正地重视起来,不要因为家庭条件好,而忽视这个方面的教育。科学引导从树立金钱观入手。
第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改变孩子花钱的大手大脚,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懂得花到有用的地方,自己喜欢的并不是一次都要全部买。
要懂得去规划自己的消费,养成有计划会取舍。同时也要建立存钱的意识,知道钱一花就没有了,需要用劳动来获得。
第2、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
利用做家务给工资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不要总是把钱随便的就给孩子了,这样的不问缘由地随便给予是错误的。
要知道孩子用钱干什么,说清楚要求,一次需要给多少钱。有数额知原因。给孩子固定的报酬时,也要在孩子的坚持下去获得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体会他人劳动的艰辛,还能学会体谅他人。
第3、父母自己要先做到
希望孩子自己做到懂得节约不乱花钱,父母既要自己做到,又要让孩子看到和知道。比如父母在为自己购买物品时,不盲目不疯狂采购。
而且带孩子去超市购物也要有计划,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的计划,让孩子参与其中。这样慢慢地带动孩子也学会有计划地消费。
妈咪唠叨寄语: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希望孩子吃好喝好,不希望亏待他们。但是即便是再爱孩子,也要懂得花钱有节制,不能没有底线。
不要因为自己的无底线,使孩子变得大手大脚,一定要树立他们正确的金钱观,自己规划和管理金钱,就可以改变大手大脚的坏习惯。